“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这是一九三四年中国第一家历史地理学刊物《禹贡》创刊时的一段发刊词。谭其骧先生的这两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历史地理学的地位及历史、地理的关系。由谭其骧的弟子葛剑雄撰写的《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一书,对老一辈史地学家在文革前的学术与生活经历,作了详尽记录,存历史之真,启学人之思,颇有史料价值。如在北京创刊《禹贡》杂志时,顾颉刚和谭其骧的冲突在第五章三个小节中记述甚详。顾颉刚属于开风气者,大胆疑古,立论高迈,主张新观点要赶紧发表,治学风格类似胡适;而谭其骧属于为师者,小心求证,考证严谨,写文章速度极慢,不满意则绝不公开发表,有朴学之风。在编《禹贡》上,谭先生重稿件学术质量,而顾先生则重数量与刊物生存,遂酿成矛盾。两人虽有学术个性上的矛盾,但始终保持良好的个人私谊和君子和而不同的美德。如办《禹贡》时,顾向胡适写信,称谭在“燕大研究院毕业生中应列第一。今年我所以敢办《禹贡》半月刊,就为有了他,否则我一个人是吃不住的”。后来,在生活上顾经常照顾谭的生计。毛泽东晚年爱读史书,由于史书未标点,阅读不便,也常遇到一些地名弄不清楚,因此毛泽东委托吴晗办好两件事,一是点校《资治通鉴》,二是出版《中国历史地图集》。前一任务由顾颉刚任总校对,后一任务由谭其骧主编。两人在晚年仍然保持良好的个人私谊与对对方的尊重,这种蔼然君子之风跟现在的学者动辄妄评他人自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谭先生的生活,不妨摘录先生自述以见一斑:“结婚不久就吵,也曾动过离婚的念头,亲友就劝:‘刚结婚吵嘴是免不了的,有了孩子就会好的。’等有了孩子后还是吵闹,亲友又劝道:‘现在孩子小,等孩子大了就好了。’‘要是离了婚,孩子怎么办?’到孩子长大了还是老样子,又有人来劝阻:‘孩子都这么大了,还离什么婚?’‘等老了就会好的。’到老了还是不好,人家就说:‘都这么老了,还值得离婚吗?’就这样过了一辈子。”初读这段夫子自道,不免愕然,觉谭先生在生活上好糊涂,继而一想,这不正是先生一心钻研学问的缘故吗?所以生活上的得失反而置之一边了。
(《悠悠长水》葛剑雄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月版,17.80元)
品书录
宣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