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鼐先生(一九一○——一九八五),字作铭,新中国考古事业的主要领导者和开拓者。一九三四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随后负笈英国伦敦大学,习埃及考古学。一九四一年回国后,任职于中央博物馆筹备处。两年后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一九四八年升任研究员。一九六八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纪念特刊,发表了现任和曾任职该所的研究人员的著作目录。其中夏鼐先生的名下只有以下十篇论文:一、齐家期墓葬之新发现及其年代之改订;二、新获之敦煌汉简;三、武威唐代吐谷浑慕容氏墓志;四、临洮寺洼山发掘;五、太平天国前后长江流域各省之田赋问题;六、A Chinese Parallel to an Egyptian Idiom;七、Chi-nese Socketed Celt;八、Some Remarks on the Bekhen-stone;九、The Date of Certain Egyptian Stratified Eye-Beads of Glass;十、Some Etched Carnelian Beads from Egypt。目录截止于四十年代,其中既无专书,论文的数目也十分有限。然而正是这有限的几种著作,解决了考古学上的许多关键问题,使夏先生在强手如林的史语所升任为专任研究员。时年夏先生三十八岁。人们大概忘不了一九四八年正是物价飞涨的岁月,不过史语所的职称似乎并未随之贬值。
读书短札
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