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正向行为支持的特点分析

作者:罗 婧



  摘 要 行为问题是有特殊需求学生不被普通教育接受的最大原 因,适当行为技术的运用是 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进步,都强调正向行为支持,本文将对正向行为支 持技术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不同于其他行为技术的七个特点:强调支持;相信行为的目的性、 功能性;强调团队合作;给予适当的行为训练内容;注重预防;成效评估注重生活方式的改 变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关注一生的规划等。
  关键词 正向行为支持 特点 不适当行为
  分类号G760
  
  1 引言
  
  在孩子出现打人、哭闹、尖叫、干扰和自伤等行为时,教育者常用漫骂、忽视和处罚等手段 企图改变行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证据表明,被如此对待后的行为不但没有停止反而 更严重,孩子甚至出现厌学、叛逆等情绪问题,他们往往被过早推向社会,从而产生种种社 会问题[1]。 随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不论是对“行为的认识”还是“处理方法的选择”都有了 重要的改变,概括来说,就是强调“正向行为支持”。超过100篇的关于认知障碍的研究表 明:首先,正向行为支持广泛适用于具有严重挑战性行为的个案;其次,正向行为支持能 减少三分之二的问题行为[2]。本文将对正向行为支持 的理论背景和理论特点进行分析。
  
  2 正向行为支持理论
  
  2.1 正向行为支持概念
  正向行为支持是一种应用科学,它用教育的方法扩大个人的行为方式、系统地改变个人生活 的环境,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并将问题行为减少[3]。它有两层含义:第一,提 高个人生 活质量;第二,将问题行为降到最少。它包括提高正向行为成功的可能性,提供个人在工 作、社会、休闲、团体和家庭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和扩大一切正向行为,增加正向行为 的机会。其目的一是建立社会行为准则,建立一个持久的适应其生活方式的行为,以减少问 题行为[4];二是维护对象的尊严,帮助其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热爱自己的生 活。
  
  2.2 正向行为支持理论
  2.2.1 全纳教育思想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人们对残疾人的认识和采取的措施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在初期的认识阶 段,残疾人被排斥、被隔离,社会不承认他们的存在;之后,宗教与社会慈善团体为其办了 收容所、特殊学校,但他们仍被认为是社会的负担;在20世纪中叶,世界各国在普通学校开 设特 殊班,注意力集中在残疾人的缺陷的补偿与矫治;第四个阶段,正常化发展阶段,正常化原 则、一体化原则和全面参与社会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对残疾人所采取措施和进 行教育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5]。
  1994年联合国世界特殊教育会议在西班牙颁布《萨拉曼卡宣言》,明确提出全纳教育的思想 。认为对待残疾学生应机会均等、零拒绝,他们有完全参与的权利,他们有就读学区内学校 的权利。
  而有研究表明,行为问题是有特殊需求学生不被普通教育接受的最大障碍,远远超过障碍本 身[6]。只有改变学生的行为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全纳教育的实施,实现真正的 融合。
  2.2.2 应用行为科学的发展
  应用行为分析的发展为正向行为支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从行为问题处理的历史发展来 看,行为处理策略已从消除型演变为教育型,从行为改变到正向行为支持。
  应用行为分析中的“应用”指要改变的目标行为是与社会相关的,“行为”指要改变的目标 行为是可观察和可评量的,“分析”是指分析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评量行为处理方案效果 的过程。应用行为分析,第一,它提供了行为改变的概念模式;第二,提供了评估和干预策 略。它的三个观念,刺激——反应——增强结果是正向行为支持的重要出发点[7] 。正向行 为支持不光兼容了应用行为分析的塑造、消退、激励、增强等教育方法,它还超越应用行为 分析,在评估方法、干预策略和定义成功结果是真实的行为研究和自然干预等思想,都有了 很大的发展。
  2.2.3 生态观
  生态指生活、生存的基本,是一种自然、平常状态,生存状态总是与环境联系起来成为环境 生态[8]。个体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总是扮演很多不同角色,与其他人互动。 我们每个 人都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生态体系中不可分的一部分。环境因素会影响个体,同样地,个体 因素也会影响环境,因此,行为同时受制于个体内在和外在力量,而个体与环境之间关系是 造成不适当行为是否发生的主要因素[9]。
  个体的行为决不是孤立于环境之外,相反是个体本身与其所处环境互动的结果。正向行为支 持强调改变环境而不是行为,它认为没有不适当的行为,只有不适当的环境,它所干预的是 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不是行为本身。在大多行为技术中设计了很多可控制的变量都是在实验环 境中来观察行为,却常常忽略一些真实生态的因素。而生态伴随着正向行为支持, 它更加注意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不能控制的因素,它强调真实的环境而不是实验室环境。
  2.2.4 系统改变理论
  正向行为支持对问题行为的焦点集中在有问题的环境而不是问题行为本身,行为的改变不仅 是把具体技术应用到具体问题,而且如果具体技术在没有合成、没有组织的背景下被应用, 即使最好的技术也会失败,这是正向行为支持的一个重要特点[10]。它不认为成功 的改变仅 仅取决于一种改变方法中至关重要的某个方面,它认为问题行为取决于多种功能上的和结构 上的许多变量,这些变量在整个正向行为支持的操作中有很多体现,为了改变一个有问题环 境的诸多方面,因此一种包括多方面干预的广泛的方式是必然的。
  正向行为支持主张采用系统而多重的个别化处理方式。如当对待一个行为的时候,我们除了 可以考虑行为本身和环境的问题以外,还可以从医学的思路思考,看学生是否受到生理疾病 的影响,如癫痫、抑郁等。行为的处理必须同时求助于药物的使用、营养和饮食的控制 以及孩子气质因素的了解,使用游戏、艺术和社会技能等课程,加强心理的教育,培养自我 能力,协助个体了解自我。
  2.2.5 个人价值观
  科学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改变,但价值告诉我们什么值得改变[11]。心理研究认为人 们内心深 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什么和追求什么,都是价值观所特有的内容,尤其重要的是 人们的价值观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密切相关,对人们的 行为起着深层的导向作用。正向行为支持和个人中心价值是一致的,我们不仅要得到旁人想 要的效果也要尊重个人的尊严和选择的机会,我们对受训者不光要达到训练的效果,也选择 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训练。
  
  3 正向行为支持重要特点
  
   正向行为支持的理论背景和行为技术的发展,使正向行为支持有了不同于其他行为技术的特 点,笔者总结了下列的七个特点,虽然它们都在其他的行为处理手段中多少有所涉及,但正 向行为支持将其组合在一起,共同为一个技术服务。
  
  3.1 强调支持
  Martin&Pear(1996)研究发现忽视、处罚、厌恶等手段有以下缺点:(1)易引发攻击行为 ; (2)会产生负向情绪;(3)只抑制行为问题而未建立行为;(4)小孩常模仿成人对待他 们的方法对待其他人;(5)会加剧行为的产生[12]。美国智力障碍者协会(AAMR )在1986 年,发表声明,认为处罚、忽视和厌恶等方法是不人道的,呼吁学术研究机构和行为处理机 构寻找更人道的行为处理方法,以行为训练代替惩罚。
  以往的行为技术认为应该处理问题行为,将它去除,而正向行为支持却倡导用支持的方式, 给予个体适当的支持,让不适当的行为逐渐被适当的行为取代。支持是资源,它不仅包括物 质性的东西 ,如学校的物理环境、设施、教具,同时还包括各种社会公共关系、人际关系等;支持是策 略,建立一套有效的教育策略及系统,尽可能调动个人潜能和自主性、能动性;支持是关系 ,帮助个体在一个整和的环境中获得资源、策略和关系[13]。这是正向行为支持的 核心思想,在正向行为支持的整个行为技术中贯穿着支持的理念。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