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儿童性侵害案件中司法访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李成齐



  司法评估扩展模型认为,由于年幼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向陌生人揭露时的不适感,揭 露时的关爱需要,及为了评估儿童报告的一致性,因此对年幼儿童进行多次访谈通常是必要 的[6][19]。司法评估扩展模型是Connie Carnes提出的,目标是允许儿童在一个 没有威胁的 环境中持续(over time)揭露,确定侵害是否发生,侵害者是谁,收集相关信息以进行法 律上和治疗上的决策[19][29]。司法评估扩展模型的结构包括五个阶段。第一阶 段,访谈者 向执法人员和儿童保护机构收集案件的背景信息,向医师收集医疗信息,与儿童的主要看护 者(不是侵害者)进行访谈;第二阶段,集中于友善关系的建立,对儿童进行发展性的评估 (如评估儿童的表达能力),访谈基本规则的制定;第三阶段,进行社会和行为评估,做行 为方面的量表/问卷(如CBCL);第四阶段包括询问具体的侵害问题,各种技术的联合使用 (如开放性问题,认知访谈技术)。最后,第五阶段,访谈者回顾和阐明儿童的陈述,提供 人身安全的信息,必要的话,也可以做治疗推荐[19][29]
  尽管对这个模型的研究是有限的,但是Carnes及其同事已通过一些研究检验了司法评估扩展 模型的有效性。Carnes 等(2001)[30]对147名来自美国12个州的儿童使用司法评估 扩展模型 进行访谈。结果发现,根据揭露的可信度,有64%的案件被明确确定。他们也对4次访谈和8 次访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新揭露的案件中有95%是在第6次访谈时获得的。因此6次访 谈可能是理想的次数。而且年龄,种族,性别对结果没有影响。根据这些发现,推荐的访谈 次数是六次,包括一次与主要看护者(不是侵害者)的访谈和对儿童每周一次(50分钟/次 )共五周的访谈[19]。司法评估扩展模型对那些在第一次访谈中没有揭露的儿童 似乎是一 个不错选择,这个模型存在的不足就是重复访谈的危险。研究已经显示,重复访谈会导致报 告内容出现歪曲,更高的前后矛盾比率,及儿童痛苦水平的增高[6][31][32]
  
  4 不足与展望
  
  在对提出性侵害申诉的儿童进行司法访谈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访谈者对问题 类型的命名与定义比较混乱。如,一些研究把术语开放性问题和提示性问题放在一起使用(o pen-ended invitations)[33][34],而另一些研究则单独使用其中的一个(invit ations或op en-ended questions)[15][26][35]。在一些研究中,开放性问题(open-ende d questions )和直接性问题(directive utterances)的定义有时相同[15][35],而有时后 者是指那些 限制了儿童回答的问题[26]。访谈者对问题类型的命名和定义发生了混淆,这会阻 碍对研究 结果的比较与解释。以后的研究应该使用意见统一的名称及定义,如Lamb及其同事所提出的 代码方案[36];二是,关于某些访谈技术(如结构性访谈、司法评估扩展模型)的 研究大都 是这些技术的开发者所做的,这就使其他研究者不能确定这些技术是否真的有效。因此,更 多的研究需要由与研发过程无关的人士来操作;三是,虽然有一些研究样本包括了青少年[12][13][15],但很少有研究单独把青少年作为被试。以后的研究应该使用青 少年样本,而且 研究对青少年进行司法访谈时的具体问题;四是,在大部分研究中,调查者不能确定侵害申 诉是否真实。因此,他们依靠其他线索(如儿童的回答没有前后矛盾,及儿童回答的细节数 量、回答长度)来确定各种访谈技术的效果[14][20][35],这就难以说明这些 访谈技术是否 真正有效。因此,更多的研究应该使用侵害申诉已经得到实证支持的儿童样本。尽管存在着 以上的种种不足,但是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提供了一些有效和正确的访谈技术。而我国目前 对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我国学者应当在借鉴国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本土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Mannon K,Leitschuh G.Child sexual abuse:a review of definitions,instr umen tation,and symptomology.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2,4(1):149-160
  2 陈晶琦,韩萍.Dunne MP.892名卫校女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华儿 科杂志,2004,42(1):39-43
  3 Gaudiosi JA.Child maltreatment 2004.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 fice,2006.1-188
  4 Hopper J.Child abuse:statistics,research,and resources.http://www.jimhopper.c om/abstats/,2006-12-14
  5 Goldman JDG,Padayachi UK.Som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estimating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in child sexual abuse research.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2000,3 7(4):305-314
  6 American Professional Society on the Abuse of Children (APSAC). Practice guid elines:Investigative interviewing in cases of allegedchild abuse.Charleston,SC: APSAC,2002.1-150
  7 Paine ML,Hansen DJ.Factors influencing children to self-disclose sexual abus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2,22(2):271-295
  8 Wood JM,Garven S.How sexual abuse interviews go astray: implications for pros e cutors, police,and child protection services.Child Maltreatment, 2000,5(2):109-1 18
  9 Lamb ME,Sternberg KJ,Orbach Y,et al.Is ongoing feedback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of investigative interviews with allegedly abused children?.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2002,6(1):35-41
  

[1] [2]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