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智力落后儿童场依存性的调查分析
作者:谢立瑶
从测验结果看出,大部分智力落后儿童倾向于场依存型,但从结果可见,也有一部分智力落后儿童是属于场独立型的。这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的智力落后儿童都倾向于同一种认知风格,他们的认知风格是有分化的。
4.2智力落后儿童认知风格与智商水平的关系
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类型与智商水平是否存在相关,分化不同智商水平的智力落后儿童的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分化情况(如表2)。
从这个分析结果看出,不同智商水平的智力落后儿童的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的认知风格也有一定的分化,也就是说,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认知风格并不随着智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较中度或重度智力落后儿童更倾向于场独立型、或者说重度智力落后儿童都是场依存型的。这一结果也说明了,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认知风格与个体的智商水平关系不大。
5 结果分析
5.1镶嵌图形测验的结果分析
从测试结果得出大部分智力落后儿童倾向于场依存型的结果,其原因可能是:智力儿童的心智年龄往往低于他们的生理年龄,那么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特征应该与年幼的儿童相近,而一般认为年幼儿童是场依存型的,因而智力落后儿童也是场依存型的。
虽然测试结果为场独立型的智力落后儿童所占的比例很少、为17.1%。形成风格分化的原因可能是:认知风格的形成与个体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综合的、多方面的。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风格发展的影响,国外有研究认为,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形成场独立型的认知风格,而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则会使儿童形成场依存型的认知风格。儿童的认知风格往往倾向于父母亲所鼓励和奖赏的类型。事实上,父母亲所展现的认知风格就可能是儿童可能形成的风格。总之,儿童如果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下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特征,习惯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不受环境中干扰因素的影响,这些经验使其形成了场独立型认知风格。
从不同智商水平的认知风格分化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认知风格是一种与个体智力和能力水平不相关的差异因素,它是个体在信息组织和表达过程中的一种习惯方式,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的认知风格对环境信息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与其智力和能力没有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与Riding等人(1994)关于认知风格与智力的关系,和Carroll(1993)关于风格与能力关系的研究结果相符。但是,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本研究对轻度和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取样较少,因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地调查分析。
5.2镶嵌图形测验在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应用中的信效度分析
通过对每一部分和每一道题完成的情况的比较与分析,以及在测验过程中智力落后儿童行为表现的结构性观察与分析,探讨镶嵌图形测验在智力落后儿童应用中的可信性和有效性。
5.2.1复杂图形中的干扰因素对智力落后儿童的于扰作用
在EFT中,正式测验部分(即第二和第三部分)测验题目的难度都是由易到难进行排列的。题目难度的增加,使学生更难从复杂的图形当中排除所有的干扰因素而找到简单的图形。也就是说,干扰的因素越多,学生就更难正确的完成题目。因此,如果从这个方面考虑学生的测验情况,那么可能就是他们做前面的题目较做后面的题目更容易一些。从第二部分(见表3)和第三部分(见表4)各道题目完成的情况,分析EFT测验图形中的这些(八类)的干扰因素对智力落后儿童是否与对普通测试群体一样起到同样的干扰作用。
场依存性一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理论认为,在知觉判断中,有一部分人倾向于摆脱视场线索的影响,用内存线索进行判断。这种人被称为独立于场的人,反之的另一种人则被称为依存于场的人。Witkin使用镶嵌图形测验发现,在克服隐蔽作用上也有同样的情况。这就是镶嵌图形测验用于测量个体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理论基础。如果图形中的干扰因素对测验的被试起到同样的干扰作用,那么说明这个测验也适用于这个测试的群体。从表3和表4看出,除第三部分的第3题外,被试在两部分的测验中,随着题目难度的增加,能正确地完成的人数逐渐下降。由此可见,图形中干扰因素的增加影响了智力落后儿童从复杂图形中找出简单图形。因此,镶嵌图形测验对测量智力落后儿童的场依存性认知风格也是有效的。
5.2.2智力落后儿童的能力或心理因素对测验的影响
在一般的信度检验中,可以通过对两个平行样本测量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等值性系数的方式来该测验的可信程度。EFT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是两个平行的测验样本,通过分析儿童在这两个部分测验结果的相关性(如表6),理论上是检验镶嵌图形测验在智力落后儿童应用中的信度的。但是,智力落后儿童一般缺乏耐性,他们很难长时间专注于同一件事情。同时,智力落后儿童又具有对知识记忆不牢等缺陷,所以他们可能在测验的后段把刚刚学会的答题方式记忆了。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他们在后段测验的成绩。如果记忆力、专注力、耐力等能力或情绪的因素影响了学生测验的结果,那么可能就是他们做第二部分的题目较做第三部分的题目更好一些,也就是说他们在第二部分的测验成绩高于在第三部分的测验成绩。因为EFT中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两个等值型的测验,所以通过比较每一个学生在第二部分测验中的所得分数与在第三部分测验中的所得分数(如表5),分析这些能力或情绪因素是否影响了智力落后儿童顺利地完成全部测验。
从表6的结果看出,第二部分测验的得分与第三部分测验的得分的相关系数为892,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镶嵌图形测验可以应用于智力落后儿童的测量。此外,表5的结果显示,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得分差异并不十分明显,也就是说,智力落后儿童的记忆力、专注力等干扰因素对测验的结果影响不大。
5.2.3智力落后儿童对测验任务的理解程度的分析
智力落后儿童经过有效地指导,可以理解和掌握一些知识或技能。通过对练习时进行指导的有效性的分析,可以了解智力落后儿童是否理解测验的任务或要求。EFT的第一部分为练习部分,目的是为了让儿童了解自己做测验题目时的任务。因此,在这一部分及时地给予儿童适当的指导,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测验答题的方式。由于这一部分的题目相对比较简单,图形中干扰因素不多,智力落后儿童易于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经过指导,智力落后儿童能逐渐理解这个测验的要求和掌握它的方法。如果学生对测验要求的理解程度高,那么他们完成后面的题目较完成前面的题目更好一些。所以通过比较第一部分各道题目完成的情况(如表7),分析在练习中的指导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