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曼彻斯特全纳标准对我国全纳教育的启示
作者:严淑琼 方俊明
关键词 全纳教育 全纳标准 全纳学校 启示 分类号 G760
1 引言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正式提出的。在此次大会签署的《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中声明:“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必须给予他实现和保持可接受水平的学习之机会;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儿童的独特个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等的广泛差异;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必须有机会入读普通学校,这些学校应该使他们参与能满足其需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中。”此后,世界许多国家都将全纳教育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
英国是开展全纳教育比较早的国家之一,而且自从上述大会召开之后英国更是积极地开展全纳教育方面的研究,从立法上完善和保障全纳教育的实施,逐步关闭特殊学校,培养全纳型教师来满足各种特殊儿童的需要。政府的参与大大地促进了英国全纳教育的实施。国内以黄志成为首的教育专家对英国全纳教育的发展状况做了很多的相关介绍和分析,而英国实施全纳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全纳教育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所以引进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全纳标准很有必要。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需要有固定的机构来实施,而全纳学校就是实施全纳教育的主要和固定机构。凡是赞同全纳教育理念、愿意实施全纳教育思想的学校都可以成为全纳学校。TonyBooth认为“以全纳为导向的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营造融洽社区、建立全纳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此外,全纳学校应向绝大多数儿童提供一种有效教育,以及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效率,并且最终提高其成本效益。

所以对英国全纳学校具体操作流程的了解很有必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全纳教育的由来及其发展,接着简述了全纳教育在英国的发展,尤其是在全纳学校中实践和应用方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编写的全纳标准:该标准主要是用于全纳学校实施全纳教育理念的自检,是在全纳教育实施的基本理念基础上制定的,该理念包括——平等观和人权观,要尽可能的减少排斥增加包容,更加强调要面向所有的学生。该标准是2006年最新修订的版本,更加强调领导团队对整个过程的管理负责,重视学生的观点和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观点,希望通过学校自检这样一个过程,可以使得在此过程中实施的行为和目标融入到学校将来的发展计划中,而且该标准有一个更加详尽的最适宜标准(Best Fit Criteria)来帮助学校和评估者进行评估。最后结合我国全纳教育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对于我国今后开展全纳教育工作的的启示。
2 全纳教育的概念、由来及其在英国的发展
2.1 概念及其由来
全纳教育是从英文inclusiv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全纳有“包括,包容等”含义,与exclusive“排挤,不容纳等”意思相对,对于全纳教育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1994年的大会上也没有给出一个很明确的概念。不同的国家和教育学家有不同的定义,Keith Ballard(1999)认为全纳教育就是把所有儿童看作学校的成员。Can Parsons(1999)认为全纳教育是扩展普通学校范围的一个动态过程,普通学校可以容纳更多样化的儿童。美国的全国全纳教育重建中心(National Center on Inclusive Educatiorand Restructuring)将全纳教育定义为:给所有的学生(包括严重残疾的学生)提供均等的接受有效教育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作为社会的公正成员来面对未来的生活,在就近的学校中的相适年龄的班级中,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和支持。英国的全纳教育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udies on Inclusive Educa.tion)认为:全纳教育指的是在适当的帮助下残疾和非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的共同学习。英国的全纳教育专家Tony Booth认为全纳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参与的一种过程,是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和团体活动并减少被排斥。在众多的定义中,较有代表意义的是TonyBooth的概念。
在我国,人们对全纳教育的解说有多种版本。一般认为,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而且在国内很多时候专家都会存在把全纳教育与回归主流、一体化不加区别使用的情况,事实上这三个概念是存在一些细微差别的。相同点是全纳教育和后两者都直接起源于美国1950年代的民权运动(Civil Rights),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法国启蒙时期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一系列社会运动。这些社会运动孕育了西方以个人自由、社会平等为价值目标的社会文化基础,也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平等、尊严地参与社会生活以及新的特殊教育理念的诞生提供了动力。而且全纳教育是在批判和反思回归主流教学实践失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包容所有的学生,更多地把儿童的缺陷看成是差异,而不是像回归主流中以特殊儿童应该在普通教室以外的隔离环境中受教育为前提的,按照障碍程度的等级制度来划分,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被普通教师接收。而且全纳教育的意义不仅是针对于特殊儿童,广义上来说是为了建设一个全纳社会。一体化通常泛指将特殊儿童从较多向较少的环境中转换、过渡的过程,因此回归主流和全纳教育都可以被包含在一体化教育运动中。
2.2 全纳教育在英国的发展
英国的一体化教育为全纳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开始实行的全纳教育的改革,由于专业人员的引领、政府部门的支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英国教育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挖掘全纳教育的本质,探索实现全纳教育的新思路。英国最具特点的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立法支持,8部法律及政府文件为英国全纳教育的推行提供了政策性保障。注重家长的参与是英国实施全纳教育的另一个特点。英国的全纳教育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的:全纳教育理念的研究、全纳教育与人权观的研究、全纳教育的实验研究。全纳教育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和前期一体化教育的区别上,而且通过全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