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及其价值反思
作者:李咏吟
中国自然美的思想,在后来的山水诗歌与绘画山水美学思想中,特别是在《淮南子》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艺术美的理解,在刘勰那里,有了很大的自觉,例如,“原道”、“才性”、“神思”等:中国艺术家对艺术美的理解就很有特点,但是,我们没有形成对艺术美感的逻辑理性认知,主要是在经验基础上的美感表达。
在西方,最早发现自然美的文献,应该追溯到荷马那里。自然,在荷马那里,有优美的叙述,但更多恐怖的叙述。优美的叙述,往往与人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特别是对大地与海洋的美丽想像性描述,皆与人的亲切性生命体验相关;恐怖的叙述,则多与神灵的生活环境相关,虽然神灵有着人类的面容或相似的情感,但是,神灵的一切高贵德性或超凡能力,充满了想像的神奇。应该说,希腊人真正学会优美地欣赏自然环境和利用自然环境,可以追溯到雅典城邦建设时期。他们利用自然地势或自然材料,创造出了优美而崇高的神圣艺术。雅典剧场或雅典卫城,既是美的艺术创造,也是美的自然保护,人的艺术作品,安放在自然之中并没有破坏自然的美丽。从反思意义上说,柏拉图开始把美的思考与灵魂的思考关联在一起,在他看来,美的理念与灵魂的审美追求有关,正因为在灵魂生活中人们已经建立了美的理想,所以,美的生活与美的艺术才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亚里士多德,则明确界定了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从他的《动物志》等,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真地观察了自然事物的生命活动,他对动物与植物的生命存在活动有着详尽的考察。与此同时,他认真考察了希腊戏剧艺术与史诗艺术,正是在对这些艺术的具体的考察基础上,提出了文学摹仿说,不过,他所说的摹仿,不只是对自然的摹仿,更是对生活的摹仿。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希腊思想界已经盛行“艺术模仿自然,艺术是模仿自然的产品”的看法。应该承认,西方人对艺术美的观念的理解比我们要早,例如,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美的理解,不仅有艺术形式的思考,还有对艺术精神的思考。情节(plot)与净化(catharsis)观念的提出,就是对艺术美的理解;从艺术美与自然美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艺术美完全不同于自然美,自然美直接给予人以生命美感,而艺术美需要通过艺术的形式,通过情感的体验,最终才能形成生活的美感。
为何要区分自然美与艺术美?其意义何在?区分艺术美与自然美,对后来美学的意义影响重大,有了这一区分,在美学解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分自然美与艺术美,首先,是承认审美生活中的基本事实,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就有自然美与艺术美。其次,也是为了建立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联系,为文明的自由理解开路。第三,是为了美的更丰富的理解,为人的审美创造确立合法性地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以人作为分界,人的审美创造属于艺术的活动,而自然事物本有的审美情调则优先于人的生活存在,这里,一定要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或者人类至上的观点。必须认识到,人类只是自然事物的一部分,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不过,也要承认,人类在自然生活中是最高的智慧生物,人的活动对自然世界产生了直接影响。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承认自然美或自然生活的优先地位,极为重要,人们已经认识到,越是符合自然的生活,越是美的生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类不从事任何建设工作呢?在自然世界中。有限地建立人类栖居的世界,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要以破坏自然的生活为前提,那么,就是美学的反动。在自然世界中,人的建筑艺术,越是与自然和谐一致,越具有美的意义,因为纯粹自然的美,往往脱离了人类生活存在。自然美,一旦经历人类生活的改造,就会显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欧洲文明所显示出来的美丽生活景象,就在于,它们在保护自然美的前提下,创造了优美的建筑艺术的美或园艺艺术的美,更创造了诗歌绘画音乐等纯粹艺术的美。人类艺术的审美创造,总要受到各种局限,而且,由于艺术品的价值与交换价值,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自然美则不同,它既为民族国家所拥有,也为全人类所共有;只要我们到达这个特定的时空中,就会自由地享受自然美的生活。“自然美”,永远是艺术家的伟大导师,自然美的巧夺天工,往往是艺术美所无法企及的美丽世界;人类正是想把自然美永远保留下来才创造出了艺术的美,当然,艺术美,更能让艺术家自由地表达他们对世界与生命的自由想像与自由理解。
本源的信念:自然美永远高于艺术美
黑格尔指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而且再生的,心灵及其产品比自然及其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应该承认,在美学中,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自然美只是粗糙的美,不值得讨论,这一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配了我们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说,这种错误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美学的真正理解。在我看来,自然美是独一无二的,虽然不能体现主体性意志,但是,自然美是人们可以共同享受的。更重要的是,自然美随着季节变化,永远是鲜活的,具有直接的生命推动力。黑格尔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所以,美的对象既不显得受我们人的压抑和逼迫,又不显得受其他外在事物的侵袭和征服。”我们不能同意黑格尔的观念,必须承认,自然美永远高于艺术美,在自然美中存在着无限让人惊叹的东西,人类的经验局限使我们无法全面地理解自然美。自然美,使人类一切丑的生活与艺术变得毫无意义,它也使人类的一切丑的模仿与创造变得如此缺乏价值。自然美,超越了人的想像力,你不亲历它,就无法想像,而当人类亲历自然美时,发现它是如此美艳绝伦,无可比拟。真正伟大的诗人和画家以及电影艺术家,都在伟大的自然美中,找到“无限的美感”,同时,面对艺术的局限,也在自然美面前生出“无限的喟叹”。
当我们知道把自然美当作对象之后,就要善于欣赏自然美;虽然许多民族国家的自然美被日益工业化的生活所破坏,但是,人们还是知道保存自然美,发现自然美,欣赏自然美。欣赏自然美,应该从生活出发,从我们的栖居环境出发;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以发现美,当你学会欣赏自然美,才觉得生活富有意义。你看,当早晨日出时,只要注目自然事物的美丽运动,这就是自然美感欣赏的过程。人的城市生活是生命的异化,因为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人聚居在一起时,就越来越远离自然。我们不能欣赏最美的日出日落,不能欣赏天空云彩的变化,不能欣赏满天繁星的夜空,当这些自然的美离我们而去时,我们的生活就发生了异化。从现代城市生活而言,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方面确实有些力不从心,这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苦痛与压抑。从现代价值论美学意义上说,自然美,应该成为建筑美学和城市美学思考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