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及其价值反思
作者:李咏吟
市的空间日益狭小,建筑物越来越多,城市车辆和道路越来越拥挤,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都是对自然的破坏。
如何保护自然美?我们不能过分地破坏自然,但是,人的生存理想要求与现实自然保护之间,就出现了根本性矛盾,特别是个体生存利益与普世生命价值之间,就形成了根本性冲突。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只崇拜中心城市,所以,生活就是要回到中心。事实上,都市,确实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离不开城市,我们都愿意留在城市,拥挤居住在城市。这样的历史后果就是,我们城市的环境越来越糟糕,对自然美的保护成了梦想。自然美与现代科技生活,自然资源和我们的生命索取之间,越来越显出巨大的矛盾。从当代生活体验意义上说,现实与理想之间已经有了尖锐的冲突,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生命存在困境。城市生活以什么为法则?在我看来,美的生活,仅仅依靠美本身是保证不了的:美的自然的保护,只能通过严格的律法来保证,美的理想要靠法律来保证。保护自然美,就不能一任人的自然欲望要求,所以,保护美,就涉及政治生活的设计,政治生活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政治正义理想,永远遵守政治生活的自由民主平等法则。我们相信传统习俗的力量,就是不要真正的法律,就是不愿意遵守公平的法律,就是回避束缚,但是,没有严明的法律,人的欲望就会随意的表达,审美的理想就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在我看来,社会只有解决好了政治正义问题,才有可能保证审美生活的理想。有了公共自由价值准则,审美自由的生活才有可能,保护自然的美丽才有可能。
保护自然美与改造自然美的关系如何处理?保护自然美,是否必须以自然为优先?因为人在自然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是人的生活。保护自然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的生活,自然的美就在于为人的生活提高了价值,所以,人要适度地利用自然而生活,这就是自然的生活。我们现在见到的自然美,往往是微不足道的道旁树和花草,我们曾经以为,只要在家里家外保留一点自然美,就是对自然的亲近,其实,这不是真正地保护自然美,只是对自然的怀念,因为我们离开自然太遥远了,一点点自然美根本无法拯救我们被建筑物和空气污染所包围的恶质生活。我们可以在自然中栖居,可以在自然中寻求美,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只有发挥主体的正义理想与公德意识,约束主体的私欲与违法行为,真正的自由美感才有可能。那么,最好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状态如何?如何把艺术生活与自然生活融为一体?按照审美的传统,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这可能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最佳结合。例如,绘画和音乐,文学和音乐,只是自然的影像,而不是艺术的实体自然形式,但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自然美丽的最大利用与想像。建筑艺术是人文与自然的美的精华,是自然美与人文艺术美的自由结合。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关系如何?建筑就是要很好地利用自然,让建筑栖居在自然环境中,例如,湖边小舍,城市别墅,在这样的艺术与人文环境中,自然以和谐的力量从整体上簇拥着建筑,建筑在其中显得极其优美生动。没有美的建筑,就没有真正的人文自然美,但是,这建筑不能与自然的色彩与配置相矛盾。园林艺术的本质,就是要更好理解自然,重建自然的美。自然的花圃草坪,与部分园林建筑构成自然的美丽,人类在设计公共的外在的美丽生活时,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创造环境艺术与建筑艺术,形成伟大的想像性创造。
我们还要不断地创造艺术美,因为美的生活的价值,通过艺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艺术美有无限的创造形式,这是美的未来景观。在美的文明的创建中。保护自然美和创造艺术美,是最重要的工作。艺术美更具独特性,我们强调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如果强调艺术处处模仿自然,一定是自然的翻版,我们可以更自由地理解艺术的创造。从人对自己的故乡和栖居的环境来看,人们对自然美的发现是相当早的,但是,从真正的自然美的发现而言,则是旅游家或探险家的功绩。最伟大的山水大师与建筑大师一道,根据自然气势,建筑城市与家乡,最大限度地想像自然美并加以自由改造与利用。相对而言,自然美的发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美的发现,例如,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是美的,身边的一切皆是美,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美的热爱;第二阶段是对天下美景的向往与探险,只要是美的地方,就一定要去理解,对天下的美景皆充满了好奇;第三阶段则是对优美的自然山水进行选择与改造,创造自然的美与人文的美,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自然美与艺术美已经融为一体。从美学史上看,人们区分自然美与艺术美,最初并没有明确的自由意志。简单地说,只是把非人工创造的美,称之为自然美,而把人所创造的工艺或纯粹艺术的作品,称之为艺术美。在人的文明生活中,自然美和艺术美皆对文明有贡献和价值。自然美是天赋自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美,就是上天对人类的恩慈或恩赐。有无穷的自然,就有无穷的自然美,所以,上天对人类相当公平与恩慈,但是,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是不一样的,所以,某些人类的活动造成了对自然美的破坏。自然美是自然生活的美,它是自在的,但是,由于人们越来越远离真正的自然,因此,在现代价值论美学的重建中,理解自然美,就是要去发现与体验自然的生命美丽:无限的自然美构成了人类的审美对象,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自然美所激发的。
对于审美创造而言,就是要把自然美全部发掘出来,与此同时,我们要通过感知自然美和生活的美来创造艺术的美。文明就这样有了自己的意义,他们把自然的美与艺术的美,赋予了宗教和文化的意义,赋予了生命想像的意义。在柏拉图那里,他还只关注美相与美的认识问题;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自然美还没有自己的诗性意义,但是,艺术美的价值已经得到了确立。真正对自然美与艺术美有经典认知的,是哲学家康德,他认为,自然美是大自然给予人的好意,正因为大自然分配给人以无限的好意,才有无穷的自然美。自然美是“纯粹美”,其中,没有寄托人的思想与情感,一朵花,一片草给予人以纯粹的快感,是因为花和草地给予人纯粹形式的美感,而艺术美则是“依存美”,就是说,在美中蕴含着人的思想与情感。自然美与艺术美,皆可以与纯粹美和依存美联系起来;自然美,主要是纯粹美的,但自然美也可以具有依存美,让美中具有思想文化蕴含。艺术美中也可以有纯粹美,例如,无标题音乐,纯粹形式的绘画,但艺术美主要是依存美,因为审美主体的思想与情感蕴含其中。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在康德之后有所倒退,他认为,自然美是单纯的,没有主体性的思想与情感。艺术美则不一样,其中蕴含着人的思想与情感,是自由的精神表达。黑格尔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奠定了现代美学分析的基础。在西方美学中,形式美学的分析与生命美学的分析,把自然美和艺术美的价值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