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浅析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的底层叙事策略
作者:王 衡
中,对明惠的家人与乡亲们来说都市好似人间天堂,桃子的变化让明惠也坚定了这种信念。为了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明惠便踏上了进城寻梦的道路。进城之后面对都市与乡村的巨大差距,明惠便产生了做一个城里人的幻想,在物质享受的诱惑下她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并逐渐膨胀。为此,明惠沿着痛别家乡(希望破灭)——进城(寻找梦想)——当按摩女(攒钱)——出卖肉体(攒更多的钱)——做住家少妇(当城里人)——服毒自杀(愿望幻灭)的轨道,走完了自己一生的道路。明惠之所以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是因为她梦醒时分真切地发现她仍然是一个外乡人,这里的一切都不属于自己,而且她从来都没有真正地接近这些骄傲霸道的都市人们。“如同范小青的《城乡简史》中表明的一样,身份与文化的认同在城乡及不同阶层之间是那样的艰难,只不过在范小青那儿是喜剧,而到了邵丽这儿化成了悲剧”。
明惠的悲剧虽然发生在文本叙事的虚拟境界之中,但我们回眸现实人生的时候,明惠的悲剧依然给我们诸多的启示。现实中,由于城市与农村在很多方面真实地存在着太多的差距,于是都市便成为许多农村人心目中的人间“天堂”并常常被人为地赋予太多的想像的成分,因此学习城市、进城淘金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多少年以来都被看作是有出息的表现,然而这条路又是何其艰难?《城乡简史》中王才父子因为自清的一个极其普通的生活账本,而对都市的生活产生了诸多美好的幻想并在幻想的驱使下,王才全家第一次离开贫瘠的故土千里迢迢来到自清生活的都市寻梦。在这里他们尽管过着近乎乞丐式的生活,但他们觉得很满足因为现在的生活毕竟比以前要富裕许多。故事虽然简单,却把城乡差距如此真切地演绎在了读者面前,读来令人心潮澎湃。尽管国家已经消除了城乡户口的区别,但城乡在现实层面的差别而导致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着实际意义上的身份区别,这也是农村人对都市抱有太多幻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城乡简史》小说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而且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示出了不同阶层文化上的隔膜。”不管是城乡差别或职位差别造成的身份地位的差异还是财富差别导致的身份地位的迥异,在现实生活中都造成了人们话语权的某些差别。因此,导致底层人们生存境遇艰难及其精神负荷沉重的原因除了身份地位的因素以外,最起码还有话语权的因素。在《喊山》中,琴花往往通过自己的据理力争与辩解捍卫了自己的地位并屡屡达到了自私的目的,而红霞因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便沦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步,这也是韩冲入狱之后反复叮咛前来探监的父亲转告红霞要她说话的真实原因之一。《一个人张灯结彩》中小于历经人生的不幸,只因为她是一个聋哑人,她便无法为自己讨回公道。雨城中的卖淫女语言功能虽然正常,并发出了自己的诉求,然而她们非但没有讨回公道,反而遭遇毒打,在打人者眼里她是不能言说的。《明惠的圣诞》中明惠后来虽然成了都市里的住家少妇,但她仍然没有取得与李羊群及其朋友平等交流的话语权,在他们中间,明惠其实只是一个无人在意的听众而已。这一残酷的现实不仅使明惠的幻想彻底泯灭,而且也最终导致明惠走上了自绝之路。由此可见,以他们为代表的那些不幸的底层人们,面对诸多的天灾人祸而造成的种种灾难,他们往往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的诉求而渐次并彻底失语。透过这些心酸的故事,我们也看到了这些作家对底层人们话语权的关注。因为,那些“无法发出声音的底层,沉默的底层最需要被表述”。
三、关怀底层人们的出路与未来
面对底层人们的生存困境及其精神负荷,这些获奖作家在揭示底层人们真实境遇的同时,对他们的出路与未来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首先是对教育问题特别是女子的教育问题的关注。《喊山》中红霞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之所以无能为力,原因虽然是极其复杂的,但从文本叙事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红霞的悲惨境遇与其没有受到必要的教育不无关系。因为家境贫寒红霞连小学五年级都没有读完,加之她自幼被人拐卖,因而她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更不知道以何种有效的方法来拯救自己,于是她常常不免胆小怕事、软弱迷茫。小说中当红霞听到腊宏的女儿“大”说“他(韩冲)说要我念书,人要是不念书,就没有出息,就一辈子被人打,和娘一样。”的时候,“哑巴抬起头望了望窗外……”由此可见小女孩在转述韩冲的话时,无意中刺痛了红霞的神经。这也是红霞排除万难支持子女接受教育的关键原因。《一个人张灯结彩》中小于成人之后的坎坷经历,与她残疾后没有受到相应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卢梭曾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把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界定为教育。尽管这一论断多少有些偏激,但仍有其合理的地方,于是我们藉此可以这样认为——在不重视女性教育问题的岁月里,女性自我救赎的目标仍将遥遥无期。其次,作家们还对婚姻家庭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已经成了一种无庸置疑的事情,然而婚姻家庭关系中非两厢情愿的组合又使多少人因婚姻的不幸而蒙受着人生的悲剧。《喊山》中红霞就是承受着这种痛苦的女人,她被拐卖而屈服于腊宏的淫威并被异化为生儿育女的工具,这是她人生悲剧最主要的根源。腊宏死后,在日常的交往中,她对韩冲慢慢地产生了好感并有了托付终身的想法。这是善良的作者对红霞人生出路的一种期许,尽管韩冲的铛锒入狱使我们的期许变得不甚明朗,但这种情感毕竟使红霞在几乎荒芜的情感世界里拥有了一座海市蜃楼,且重新点燃了红霞生活的勇气与信心。其实,在婚姻不能自主的岁月里,男女平等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幻想而已。《心爱的树》中梅巧的不幸何尝不是为取得资助而被迫嫁人的必然后果。说到婚姻家庭的不幸,往往会引发我们太多的感触。不仅非真情相爱的组合会导致人生悲剧,两情相悦的组合有时也结出苦涩的果实而导致人生的悲剧。人的一生中难免存在着太多的变数。婚姻家庭当然也不例外。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在激情之下我们有时也许会匆忙地放弃最初的承诺而做出新的选择,然而我们却往往难以清除记忆的星空,因此在旧情与新爱的错综、回忆与现实的并存之间,我们有时不免面临着诸多的困境特别是处于劣势的一方。《白水青菜》中女主人公的坚守虽然换得了男主人公的回心转意。可我们不知道这一变故的阴影在多长时间内能从他们之间特别是女主人公的心里消失得荡然无存。当然,这毕竟是一方等到了另一方回心转意的事例,其实等不到另一方回心转意甚至被逐出家门的事例又何尝少见。因此,关注婚姻家庭问题仍然为一个并不过时的话题。第三是对法制问题的关注。《一个人张灯结彩》中的小于与《喊山》中红霞,都曾幻想借助某些潜规则去保护令自己心动的男人,然而那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想而已,而且对潜规则的利用是以一定价值的巨大牺牲为潜在条件的。《喊山》中在韩冲被警察即将带走的时候,红霞幼稚地拿出了王胖孩与她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