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浅析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的底层叙事策略

作者:王 衡

订的赔偿协议希望警察把韩冲留下。然而这只一个让红霞放弃上诉的权利并接受调解人意愿的处理方案而已,在司法制度面前并无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个人张灯结彩》中钢渣被捕后,小于不惜重金买一张“特赦证”去救赎他。然而她那善良情感却被骗子们利用为赚钱的凭借,所谓的“特赦证”只是一张毫无价值的废纸而已。《明惠的圣诞》中明惠想借助娱乐行业的某些潜规则发财致富实现自己的都市梦想。最终却使自己走上了不归之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民间潜规则自有其存在的道理,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它为化解基层的矛盾纠纷提供了某种保证,但民间潜规则的存在与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并遮蔽了法律的权威与公信力,并与建设民主与法制的现代文明有所抵牾。回过头来看,小于、红霞、明惠等人的人生没有得到法制光芒充分地照耀也是导致其遭遇不幸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现代文明日益成熟的今天。司法保障必然是底层人们的一道重要防线。作家们对底层人物生活状态特别是不幸遭遇的抒写。本身就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甚至是使这种关怀从一个人或一群人扩展到所有人的人文关怀。如《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魔术师的妻子不但见证了丈夫的死亡而且目睹了太多生命的殒殁,在这里死亡像一种气息弥漫在文本的每个角落,更让人揪心的是死亡是那样的频繁又是那样的平常,而且导致死亡的原因也往往是一次次司空见惯的事故或意外。魔术师被急于上厕所的菜农的摩托带走了生命。摊主之妻被本来是兽医的卫生局局长连襟医死,陈绍纯被一幅牡丹图砸死,云领的母亲被顾客的宠物小狗咬伤患狂犬病而死,云领的父亲为了挣两百块钱而将一个大礼花托在手上点燃,致使自己的那条手臂跟绚丽的焰火一起飞上了天空,矿井中的一声巨响刹那间就带走了九条人命……在悲凉的叙事中,使小说“在解读着对苦难的超越,它也在思考着超越死亡的人性关怀”。“将关爱洒向更需要的地方,求得精神的真正救赎”。
  尽管目前的学界对底层叙述的说法不尽一致甚至毁誉互见,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底层叙事最起码是一种并不完全回避苦难人生的文学叙事,因此它是值得关注的,更何况争论的本身就证明了它是受人关注的。正如李建军所说,“在我看来,同情底层人和不幸者,则是整个人类文学的精神纲领,因为文学的精神就是一种以爱为核心的伦理精神,就是一种给人以光明和温暖的精神,就是一种把对不幸者的怜悯和拯救当做自己的使命的精神。所以,无论我们的底层叙事存在多少不足和问题,它们都是值得赞许的。”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