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吴启迪
一般都是好几个专业。学生可以选一个主要专业,同时还可以涉猎其他几个专业,不是纯粹学外语、学讲话(纯粹的语言学是另外一个概念)。计算机专业也有这样的问题,假如学生读的就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完全没有接触过其他任何专业背景,也有问题。也就是说,扩大知识面大有必要性,比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可能会越来越高。包括现在的生物信息学,这些都跟信息技术有关,有很多学计算机的人可能会发展到那上面去,反过来也可以。所以计算机专业定位定得怎么样,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专门搞计算机理论、体系结构等的又当别论。
接下来我讲讲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的教学。
提高大学的计算机教学水平,要面向全校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领域的人要去教他们,对他们的专业领域也要有所了解。现在很多领域都要用到计算机,用到CAD这些技术,像修造水库大坝不是说先把这个东西做起来,而是先做仿真,做汽车也如此,这些领域都需要计算机技术。还有其他很多不同的领域都用计算机,用到最后也很专业,像智能交通系统。自动控制学科也有类似的问题,人们说它是万金油,也面临如何定位、将来的出路等问题,但是控制学科毕竟还结合了其他专业领域的应用。所以我提出这个问题供大家讨论思考。
在工作当中我们也注意到了,计算机相关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都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另外我了解到,在推动计算机教学水平提高方面大家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在上海有一个合作的项目组,龚沛曾教授牵头,由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华东理工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老师组成。他们在1996年、2001年和2005年,连续三轮承担了教育部的教学改革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获得了两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建设了两门国家精品课程,两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在国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学校实际上也是研究型大学,但是他们对教学还是很重视的,能够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这是很好的。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我们真正要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学校的领导也应该鼓励教授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昨天我在北京开实验室工作会的时候,也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这儿同样提这个问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计算机领域里如何体现,还有我刚才提到的教学上的问题和师资水平,就是老师怎么加强自己的能力培养,这些都要认真考虑。老师必须知道前沿发展技术,知道企业里面在做什么,这样的话才能够教好我们的学生。
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化学化工、电子、机械、力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论坛目前已经举办了15次,都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支持,总共有70多位院士和200多名著名教授和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8000多名课程骨干教师参加论坛,这些活动受到了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欢迎,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代表教育部首先向高等教育出版社表示感谢!我认为这是进行教学交流活动的非常好的形式,所以我们也希望今后高等教育出版社继续支持这些活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以及教育部有关专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创设了这个论坛,也为论坛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对于他们的工作教育部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借这个论坛的机会,向大家介绍了一些情况,首先是高等教育的情况,其次是“质量工程”的情况,最后对计算机教学提一点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我也感谢各位院士、专家专程前来作报告,我们希望这个论坛办得越来越好,取得更大的成功!
(本文是作者2007年10月28日在该报告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杨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