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当代高水平大学的使命
作者:谢和平
重点是世界一流大学实现崛起的共同做法。MIT重点发展物理学科,使其在7年内就进入美国前三名:斯坦福大学重点发展电子工程(微电子)学科,不到20年就位列美国前三强。四川大学近年来确定了材料一信息一生物一医学的交叉边缘学科为重点领域,建设好“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组建创新突击队,力争在1~2个学科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行列,进而推动学校的整体跨越。
4 注重国际交流合作,敢于与一流大学竞争
短期内快速崛起的大学都是把自己置于全球化的平台上,按照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规划自己,都是在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全面合作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印度理工建校开始就以国际一流的理工学院为目标,按照MIT的模式进行建设,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优秀教师,与MIT、加州理工等9所美国顶尖的理工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与柏林工业大学等6所德国顶尖理工大学开展研究生合作培养,与Intel、摩托罗拉等联合开展科研、建实验室,利用国际优质资源短期内迅速崛起。近年来,四川大学加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已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及基金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07年,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大活动就有6次: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来访并为“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揭牌;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校长理查德·拉肯斯率蒙纳士大学代表团来校访问,签订全面合作及双学位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Brandt校长来校签署“1+2”硕士合作协议,成立“中德能源法研究所”;与日立公司共建“四川大学一日立环境研究中心”;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克罗校长来校访问、演讲,共建孔子学院、推进中美大学所建设、签署协议,学校正在快速融入国际高水平大学竞争和合作体系。
5 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开发社会资源
短期内快速崛起的一流大学都是在解决地方发展重大需求过程中获得大量科研经费,并在科技攻关的过程中始终站在科技的最前沿,始终保持一流大学的创新能力和活力的。MIT通过波士顿128号公路带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斯坦福通过“硅谷”、华威大学通过区域制造业的崛起、卡耐基·梅隆大学通过推动匹兹堡经济结构转型、印度理工学院通过班加罗尔软件工业园的崛起、香港科技大学在促进香港经济转型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跨越。作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辐射源,近年来,四川大学与成都市共同设立了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与成都市共同投资,设立了以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核心的中介服务机构——成都川大技术转移中心。目前,四川大学正紧紧抓住成都市作为城乡统筹“特区”的历史机遇,充分开发社会资源,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借此推动自身跨越发展。2007年,我校抓住成都市被批准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机遇,与成都市共建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整合学校多学科优势,从理论层面、学术层面、非政府层面进行探索,特别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成都市的改革和发展纳入全球视野,从构建有显示度、有标志性的全球新型城市的目标进行构思和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处在新起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只要我们秉承“极乎高远而底乎平实”的优良传统,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勇于承担自身历史使命,借鉴各国成功经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跨越发展、迎头赶上,其中的佼佼者就一定能快速崛起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杨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