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8年第1期
如果季米特洛夫不支持毛泽东……
作者:青 石
就要同毛闹别扭呢?谈到这一点,不能不稍微追溯一下王明的“发家史”。
首先要说明的是,王明并不是季米特洛夫特别看重的人。他其实是共产国际东方部的实际负责人米夫一手扶植起来的。
王明1925年底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才回国工作。一年后最高也只当过一名宣传部干事,结果还因为被捕泄密受了处分,放到总工会宣传部《劳动报》当编辑。想不到1931年1月一个六届四中全会,王明竟一跃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不久更成为核心的常委之一,俨然成了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一年之后,王明又出现在莫斯科共产国际的活动舞台上,并且很快升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书记处书记,开始进入国际领导机构,最得意时甚至分工负责过拉丁美洲国家党的工作。
与中共党内通过实际斗争成长起来的其他领导人相比,王明的青云直上,并不是因为他在中国革命中有过哪怕是较为突出的业绩,而纯粹是因为得到了米夫这位原中山大学校长的赏识和提携。
先是因为李立三等搞“左”倾盲动,还公然冒犯共产国际,米夫受命来上海坐阵改组中共中央。为避免再出现任何敢于冒犯共产国际的情况,他硬是把几乎没有做过多少实际工作的王明等人塞进了中央政治局。
王明刚在上海的中央机关干了半年时间,又赶上政治局两位主要领导人相继被捕叛变和变节,共产国际远东局负责人认为王明等政治局成员无法继续留在上海,建议他们撤到中央苏区去。但王明不同意,坚持要去莫斯科,又得到了米夫的支持。考虑到从莫斯科经过远东局那些外国人来了解中国情况颇多困难,米夫特批王明为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的代表。于是,王明就成了莫斯科与中共中央之间的中介。
这一特殊地位,使他两面讨巧。对中共中央,他俨然是莫斯科的代表,可以居高临下,随意发号施令;对莫斯科,他俨然又是中国革命的化身,因而各种光环纷纷套到他的头上,使他身价百倍。也正是这种扭曲的地位,造成了王明多少有些扭曲的心态。另外,“跟得紧”也是王明这种人致胜的法宝之一。像毛泽东说的,斯大林刮“左”风,他就向“左”倒;斯大林刮右风,他就向右倒。因此,“左”也是他,右也是他。
当然,看风使舵也未必都错。1934年下半年,共产国际开始放弃过“左”政策,改取统一战线方针,王明也跟着做了不少宣传政策转变的工作。这是王明一生中最值得称道的一段经历,也是毛泽东将他比喻为“神仙”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中共中央早就知道,对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过积极影响的《八一宣言》,就是王明按照共产国际新政策的精神起草的。王明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问题的一些文章,还曾经是中共中央研究参照的重要文件。毛泽东等国内领导人不太清楚的是,王明一直到1936年7月初,还在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的机关报《救国时报》上,公开发表同情国内反蒋派的文章,但仅仅一两周之后,他就在7月22日讨论中国问题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会议上,头头是道地批评起中共中央那个主张“抗日反蒋”的瓦窑堡决议来了。
王明的为人和作风,看来也未必是季米特洛夫所喜欢的。当王明在22日发言中严厉批评中共中央的决议时,季米特洛夫就有些不以为然地表示说:“我认为,王明同志在书记处面前对政治局决议的批评,很大程度上也是适用于王明同志本人的。”在决定派王明回国时,他也没有忘记提醒这个差不多是在莫斯科成长起来的小个子领导人,不要有太多的非分之想。季米特洛夫早就听说,米夫曾不止一次、有意无意地向他人介绍王明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因此,他当着中共代表团其他成员的面,专门就这个问题提醒王明说:“你回中国去要和中国同志把关系弄好。你和国内同志不熟悉,就是他们要推你担任总书记,你也不要担任。”这段话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共产国际并不认为王明适合做中共的领袖。一位当年的俄文翻译在回忆中讲得更加直截了当,他说季米特洛夫讲过,他曾提醒王明说:你回去并不代表国际,而且你长期离开中国,脱离中国革命实际,所以回去以后要以谦逊的态度,尊重党的领导同志。中国党的领袖是毛泽东,不是你,你不要自封领袖。
莫斯科不打算让王明担任党的领袖,也可以从王明回国后举行的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一项重要决定中看出来。这是关于准备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这次大会的最重要议题之一,就是要“改造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为大会做准备的工作,如果依照遵义会议安排的中央领导班子,其负责人选无疑应当首推张闻天;如果共产国际真的想要王明来做七大以后的中共领袖,那么负其责者显然应当是王明。但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是,按照王明转达的季米特洛夫的建议,政治局决定成立的七大准备委员会,主席既非张闻天,也非王明,却是毛泽东。
由于将近九年时间中共没有召开过全国代表大会,季米特洛夫等人对这次大会格外重视,曾专门和中共代表团负责人具体谈过尽快召开七大的问题。以毛泽东为准备委员会主席的提议,自然不是王明别出心裁的谦让结果。当然,出于对这位来自昆仑山的“神仙”的尊敬,与会者还推举王明充任七大准备委员会的“书记”。实在不知道一个准备委员会,在“主席”之外如何又出来一个不伦不类的“书记”职务?大概是王明不想要个“副”字而想出来的办法吧。无论如何,王明推举毛做主席,自己又弄个书记当,这种一山二虎的架式,很符合王明的作风,显示了他不甘寂寞的扭曲心态。而更让人不能不猜疑王明用心的是,与会的全体政治局成员还破天荒地被要求在这个决定的文本上依次签名,以示赞成。这在中共历史上大概也是绝无仅有的。
把自己凌驾在中共中央之上,颐指气使,这对于做惯了莫斯科代言人的王明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他一上来就批评,说“有同志对统一战线不了解,是要破坏统一战线的”;说蒋介石是中国人民有组织的力量,如果不联合蒋介石,客观上等于帮助日本。他说,在全国的政权与军事上,要承认国民党是领导的优势力量。我们不能提出要国民党提高到共产党的水平,共产党也不能投降国民党,两党谁也不能投降谁。现在不能空喊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的问题,这是将来的力量对比问题,没有力量空喊领导是不行的。空喊只能吓走同盟军。西班牙现在实际上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但没有喊无产阶级领导。因为欧洲资产阶级知道无产阶级领导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萌芽,高喊无产阶级领导会吓退资产阶级。他说,“今天的中心问题是一切为了抗日”。从抗日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拥护统一指挥,八路军也要统一受蒋指挥。我们不怕统一纪律、统一作战计划、统一给养,不过要注意不要受到无谓的牺牲。
有季米特洛夫8月10日的谈话,有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10月10日的决议,王明为什么却要突出谈论统一战线和国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