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专题:0~3岁教育

作者:佚名

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新的生长点,是无锡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成为一流教育强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标志,也体现当地各级政府关注民生民情,重视社会公平,造福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无锡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开始步入基本现代化的时候,政府完全应该,也完全有条件在全国率先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作为公益事业纳入当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全局,使之成为公共服务的新内容之一,并通过体制创新,形成与事业科学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新要求相适应的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研究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具有实践价值。通过建构具有无锡特色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对于完善无锡早期教育的发展机制,提升早期教育的发展水平,以及促进无锡教育优化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和谐都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具有理论价值。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率先探索的新生事物,建构公共服务体系更是在“叩开零点之门”后的深层次探索。探究无锡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模式,一方面可以为我国经济发达的同类地区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范式,另一方面也可为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建设有所贡献。
  
  二、关于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目标
  我们认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人出生后到3岁这一阶段中,尊重其生命自然成长规律,科学合理地激发0~3岁婴幼儿的身心潜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体系。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的、非营利性的服务。
  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指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作为公共服务的范畴纳入地方国民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和规范化、制度化结果。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突出了政府在早期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建构的过程中,政府应扮演好掌舵者的角色,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创造社会各方面、教育及相关机构共同合作的氛围和机制,既发挥政府对早期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也体现政府在0~3岁婴幼儿教养指导服务方面的适度放权。
  根据无锡市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现有基础和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潜力,我们认为无锡市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目标应该有这样一个定位,即: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妇联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管理机制:形成以各类早期教育机构为主干,以所在区为依托,为所在社区内0~3岁婴幼儿提供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并对其家庭提供教养指导的公共服务平台。
  
  三、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和主要功能
  无锡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应该由行政管理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两部分组成。行政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从市、县(市、区)、到乡镇的政府决策系统,该系统主要负责有关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方针大计的决策,同时也包括从市到县(市、区)到乡镇的,由发改委、教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与社会保障、财政、民政、妇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各级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执行当地政府的有关决策,研究、协调落实措施。联席会议由教育部门牵头比较合适,各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行政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合作。社会服务体系应以各地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为主干,各类早期教育机构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科学教养为内容,编织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服务网络。社会服务体系应按“条线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在行政管理体系的分级领导或指导下开展服务工作。无锡应把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为0~3岁的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这一公共服务平台应该具有以下特性:一是能为包括流动人口子女、下岗待业人员子女、残疾儿童等在内的全体0~3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二是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如可以为每一个新生儿家庭免费发放“家长必读”,利用教育电视台和城域网开设早期教育电视专题节目及可以互动的网络平台,继续开展送教下乡和早期教育志愿者活动,积极开发早期教育课程等;三是公共服务的保障性必须较强,政府对早期教育机构有资格、质量认证制度,对育婴师、幼儿教育师范生有培训培养制度,对婴幼儿所用玩具、食品、用品、服装等有安全、质量的监察制度等。
  
  四、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具有教育性、公益性、福利性和创新性,这是涉及提高人口素质、民族素质,带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全新的社会事业。由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教育观念、价值观念的更新要有一个过程,加上政府职能的转变也只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而深入,所以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同样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了使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更有实效性,我们认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若干保障机制。
  一是要建立经费投入机制。既然公共服务是为全社会提供的基本的、非营利性的服务,政府就应该为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鉴于以往的公共财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投入办法有一定局限性,已不适应现在发展0~6岁早期教育的新情况,所以政府应在增加教育总经费的同时,及时调整公共财政对发展教育的支出结构,设立早教专项资金,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确保对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经费的需要。
  二是要建立对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督导评估机制。无锡市已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地方基础教育体系,这就需要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这一新的领域及时制定督导评估的标准和办法,有序开展督政、督学活动,但重点应放在督政上,以通过督政促进各级政府承担好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职责,促进早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要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各地应将原来对发展教育事业的表彰奖励办法适当拓宽,对为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的考核奖励应包括在内。对育婴人员的生活待遇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的要求也要研究措施,尽量予以关心,以激励他们在早教园地建功立业,作出贡献。
  
  亲子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马 恪 周 焱
  
  亲子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它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模式,强调父母与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向互动,以促进婴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也使父母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应该说,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与保障,对婴幼儿个体发展将会终身受用。对家庭幸福和民族发展更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

[1] [2]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