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专题:0~3岁教育
作者:佚名
的情境,不但能发展他们动作,同时还能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与熟悉的故事相结合创设游戏情境
托儿非常喜欢听情节简单的故事,很喜欢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因此,我将有趣的故事情节与他们的游戏结合起来。如:结合《小兔乖乖》《小马过河》《小猫钓鱼》等故事,我为他们创设出有趣的游戏情境,在游戏中托儿还能将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对话表演出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扩展出了一些新的游戏玩法,并与一些简单的器械结合起来。如在“小马过河”游戏中,我用绳子摆出小河,小马和妈妈一起学跳过小河的本领。又如在“小猫钓鱼”的游戏中,我用小椅子和橡皮筋围成小池塘,和托儿一起练习跨越的动作。再如在“小兔乖乖”的游戏中,我用平衡木做小桥,用拱形门作山洞,练习平衡和钻的动作。这些有趣的游戏情境大大地增强了托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托班语言能力的开发与引导 刘有香
托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此,根据托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托儿语言能力进行开发与引导。
一、创设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让托儿乐于表达
发展托儿语言能力。需要教师要为托儿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语言环境,让托儿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并允许幼儿说错。比如。我们布置了“我爱我家”主题墙专栏。墙上不仅贴满了托儿的全家福照片,而且还要求每位托儿对同伴、老师讲述与照片有关的故事。我们还在教室的四周放置了一些托儿熟悉和喜欢的小动物玩具,如小熊、猴子、大白兔等,让托儿与动物对话,讲述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或者讲述自己与动物之间的趣事。
我们经常利用一些闲暇时间和托儿说话,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晨间来园后,我们经常会和托儿聊天,聊的话题有“今天早上你吃的什么呀?”“今天早晨你坐什么车子来幼儿园的?”“你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等。我们鼓励托儿的每一次讲述,即使有的托儿口齿不清,也不要急于或刻意加以纠正,以免托儿产生挫折感或压抑感,失去说话的积极主动性。我们还为托儿设置了说话区,借助丰富的阅读材料,托儿可以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自由交流争论,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也可以讲给老师听。
二、用好语言教学活动,激发托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托儿的注意力不稳定,他们往往通过直觉形象思维来进行活动。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托儿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托儿的语言训练贯穿在活动之中。在具体活动中,教师要运用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图片、木偶、玩具小动物、实物等,并配上形象有趣的动作表演、生动幽默的语言描述来吸引托儿,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如在故事《小熊请客》活动中,我先出示小熊玩具引起托儿的兴趣,再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内容,演示教具,吸引托儿的注意力,并设计一些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引导托儿表达。
我们还根据托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托儿的能力和需要,创编了许多有趣的语言游戏,来激发托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如在“三八”节来临之时,我先问托儿:“‘三八’节是哪些人的节日?”托儿有的说是妈妈的节日,有的说是奶奶的节日,有的说是阿姨的节日等。然后出示红花图片,并拿出彩笔和纸。边画画边创编儿歌:“三八节,妈妈节,我用红笔画朵花,送给辛苦的好妈妈,做个乖巧的好娃娃。”接着,发给每一个托儿一朵小红花,问:“你们打算把红花送给谁?”并引导托儿改编儿歌,若托儿想把红花送给奶奶,就改编为:“三八节,奶奶节,我用红笔画朵花,送给辛苦的好奶奶,做个乖巧的好娃娃。”
三、重视听说结合的早期阅读,培养托儿的阅读能力和习惯
根据托儿的语言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我们选择了一些图文并茂、画面大、以图为主、篇幅少、贴近托儿生活的图书,并利用餐前活动或午睡起床后的时间给托儿进行讲述图书。讲解时将复杂难懂的语言简化,使一幅画面用不多的语言就能讲清楚。并引导托儿看着图书找出图中的事物,让托儿在边听边看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句子和词汇,或让他们重复自己喜爱的、熟悉的句子。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还十分注意培养托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为有意识地引导托儿掌握一些“翻书”“看书”“放书”的良好习惯,我们教托儿认识书的封面,看封面上的图案,以免把书倒着看;要一页一页地翻书,注意不能把书撕破:看书时眼睛和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看好后将书合起来送回书架等。
四、寓语言教育于其他教育,不失时机地促进托儿语言发展
我们将托儿语言训练渗透到其他教育活动中。在美术活动中,我们选择画面色彩美观、主题突出的图画与托儿一起看看、说说、画画,让托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语言能力,如在“涂色萝卜”活动中。我请托儿说说萝卜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萝卜是什么颜色的?你想用什么颜色画叶子、萝卜?谁最喜欢吃萝卜?在体育活动中,我们注意引导托儿与教师对话,如在“开火车”游戏中,我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表述,如我问火车开到哪里去,托儿便要答出到达的地点。
我们还将语言活动渗透到托儿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之中。如将托儿洗手、穿衣、穿鞋等要求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让托儿边操作边说儿歌。平时,如果班里有小朋友过生日,我们就组织托儿对过生日的小伙伴讲祝福的话。在过传统节日时引导托儿说说如何过节日等。
托儿咬人现象例析及对策 周英娟
案例一:户外活动中,家家高兴地在滑梯上爬上爬下,飞飞走过来和他一起玩。他俩玩得正兴奋时,家家突然在飞飞的背上咬了一口。然后乐呵呵地走了。
案例二:我班教室外有个小滑梯,阳阳正玩得起劲。这时别班的一个小女孩过来玩,阳阳不让她玩。争执中,阳阳咬了小女孩一口。
案例三:天天在“娃娃家”烧饭,欣欣想要他手里的玩具。天天不乐意。欣欣便伸手去抢,天天张开嘴巴对着欣欣的小手就是一口。
案例四:托儿边听故事边看电视里的课件。突然。心心哭了起来。原来是玲玲咬了她。教师刚想问明原因,玲玲却不满地说:“我看不到电视。”
案例五:囡囡看见小朋友们在玩开火车游戏,便拿着自己的小椅子,说:“我也来玩啰!”可是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没理她。她把小椅子往排前一放,转过头来咬了后面的小朋友一口。
分析:托儿由于各自家庭教育、个体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在适应托班这一新的环境中,往往表现出多样性,咬人就是其中的一种现象。
1、表达一种情绪
一般而言,托儿咬人并无恶意。由于不懂得用语言表达自我的生活感受,常常通过咬人来表示自己的兴奋和激动。如案例一中的家家情绪高涨,通过身体动作还不能满足他的情绪需要,他就用最简单的咬人动作把内心的高兴情绪表达出来,以获得心理满足。另外,当托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