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专题:0~3岁教育

作者:佚名




  0~3个月:视听玩具。如彩色气球、吹塑玩具、花篮、灯笼、人脸图,用于悬挂观赏、逗引和被动抓握的玩具。
  3~6个月:视听和抓握玩具。悬挂的玩具中可增加带响的各种颜色的小动物、小娃娃,彩色的飘带,供抓握的手铃,能捏响的各种小动物和小人的软塑料玩具,乒乓球,大木珠等,同时挂出的悬挂物不宜多,但应该经常替换,也可利用日常用品进行抓握动作的练习。
  6~12个月:悬挂物,发出响声的玩具,摇铃或摇棒,套圈(套在手指上玩的)娃娃、小餐具、对敲的积木、球、瓶子小丸(将小丸丢进瓶内),观赏性玩具,录音机、音带。
  1岁~1岁半:大纸盒、大球、椎千,推拉玩具(推着学走路)、小丸、小瓶、小球、木珠、灶娃、餐具、刊、动物玩具、小方积木(摞高,推移)、布书、图书、接龙卡片、图画卡片、小鼓、小铃、木龟,欣赏性玩具、录音机、儿歌和音乐的音带。
  1岁半~2岁:搬运玩具,如大积木、篮子、布包、推车;拖拉玩具,如大沙瓶、旧纸盒(用绳子扎好)、小轮胎(大的拖不动);敲打玩具,如锤床、敲击器、拳击袋;插嵌玩具,如插孔器、嵌板;套穿玩具,如套圈、套叠玩具、塑料小套圈、大孔眼木珠、各种积木和拼拆积塑:认知玩具,如各种小动物玩具、交通玩具、娃娃、餐具、图书(布书、塑料书为好)、接龙卡片、物体卡片;听觉玩具,如小鼓、木鱼、小铃、小锣、小琴、沙罐、石于罐,录音机以及儿歌、歌曲、故事等的音带。
  2~3岁:上一年龄段的玩具可继续使用。本阶段可以增加一些比较复杂的练习精细运动的玩具,如较复杂的拼拆玩具,各种型号的积木,较复杂的拼图板、嵌板和套叠玩具,练习穿的穿珠、穿线板,练习旋转的螺口盒或螺口瓶盖,练习夹起的小丸、镊子,练习剪切的剪刀和小刀(切香蕉和蒸熟的山芋、胡萝卜之类),练习撕和贴的纸片、浆糊,练习摇、捏、压的泥团,练习擦的小抹布,练习绞的海绵或手帕,练习卷和折的纸或布块,练习扣的纽扣袋等。社会认知玩具,如交通玩具,动物玩具,娃娃、灶具、餐具、购物的小篮子、听诊器、注射器、接龙卡片(颜色卡、形状卡、物体卡、3以内的数量卡等)、图书、磁铁、放大器以及故事、儿歌和音乐的磁带。音乐玩具,如沙球、铃鼓、小铃、木鱼、敲击瓶等。玩沙玩水装置,如沙(米和豆子更适合托班)、勺、刀、铲、旗、风车、刊、桶、塑料川、瓶、海绵、杯、漏斗、飘浮物等,可以练习舀、装、倒,注、插、挤(从瓶子和海绵中挤出水)、洗(用手帕在水里洗一洗)等多种动作,并获得物体的经验和操作经验。
  所有玩具材料都应考虑到形状、大小、粗细、长短、色彩,以及质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还应考虑安全和卫生。
  
  托班主题性情境活动与区域活动的融合  王 玲
  
  在托班教育活动中,我们融合了主题性情境活动与区域活动。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地在区域中为托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让托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在与环境、材料等的互动中获得知识经验、体验成功感。
  
  一、主题的选择——来源于托儿的实际生活
  托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正在迅速发展,他们对周围环境的理解是直观的、具体的、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在选择托班主题时应尽量体现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即从托儿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着手,以托儿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主题。例如:春天来了,孩子们注意到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有关蝴蝶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结合童话故事《三只蝴蝶》,在开展主题性情境活动的基础上,设计了“三只蝴蝶”主题性区域游戏活动。
  
  二、区域的设置——满足托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般而言,托儿的发展可分为六个部分:身体发展、认识发展、社会发展、情感发展、语言发展、审美发展。它们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在开展主题性情境区域活动时,区域的设置要满足托儿这些发展的需要。如在实施主题性情境区域活动“三只蝴蝶”时,我设置了以下区域:(1)小乌龟家(泥工区):泥工活动“三只美丽的蝴蝶”;涉及领域:表现、探索。(2)小猴家(动脑区):拼图游戏“三只蝴蝶”;涉及领域:探索、表现。(3)小鸭家(动手区):折纸活动“三只蝴蝶”;涉及领域:表现、探索。(4)小兔家(探索区):探索活动“蝴蝶找花”;涉及领域:探索、健康。(5)小熊家(美工区):粘贴活动“三只蝴蝶”;涉及领域:表现、探索、健康。
  该主题区域的设置,在内容上将健康、探索、表现等各个领域的目标及要求较好地进行了融合,每个区域都有侧重点,但又不完全独立,是相互联系又互相促进的。在形式上,摆脱了以往单独以内容分区的做法,而是采用了以小动物家为一个独立的区域空间的形式,将不同活动内容设置在不同的小动物家里。在材料上,力求提供的材料符合托儿的年龄特点又能体现教育目标和内容,并使材料随着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分期分批有计划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更新材料,在入区问题上,我采取了奖励小动物头像的方法,比如,若托儿在小鸭家玩过了,就赢得小鸭头像。这时,他必须去其他动物家玩而不能再在小鸭家玩了。在指导上,我允许托儿自主结伴、自主探索。当遇到困难时我及时提供帮助,当活动失去应有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时,我适时进行干预,确保活动有效、顺利地实施。
  
  三、情境的创设——为主题性区域活动服务
  优化的活动情境不仅要与主题紧密联系,而且要有利于引发、支持托儿的区域游戏和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托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例如:在开展主题性情境区域活动“三只蝴蝶”时,我就力图将优化的情境贯穿于活动的始终。
  1、教室大环境的布置
  随着“三只蝴蝶”主题性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我班教室的大环境在逐步地变化着。美丽的蝴蝶从孩子们的手中飞到了窗帘上、玻璃上、花枝上、展板上……点点小朋友还带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风筝,他说要让蝴蝶飞到空中。由此,教室里到处都可以找到蝴蝶的身影,孩子们快乐地称之为“蝴蝶园”。
  2、区域小环境的设置
  在各个区域中,除了有我和托儿自制的蝴蝶操作材料外,还有他们收集的各种有关蝴蝶的图片、书籍、标本、饰物,甚至还有天天小朋友带来的真蝴蝶……他们时不时地驻足观赏、研究、讨论,和蝴蝶对话着,在“蝴蝶园”中久久不愿离开。
  3、活动情境的创设
  在托儿活动的过程中,我和托儿一起创设了让蝴蝶飞舞在大花园里的情境,并在“花园”中摆放了真正的蝴蝶花和美丽的蝴蝶。同时在托儿的操作过程中,我一直提供着有关蝴蝶的音乐,包括中外童谣、儿歌、古典音乐。在这样优化的情境中让托儿最大限度地获得有关蝴蝶的经验,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
  
  托班区域活动空间的建构  叶 峰 吴克勤
  
  托儿在室内的学习和生活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而游戏又

[1] [2] [3] [4]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