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麻城奇案

作者:曾 锋




  出榜仅三日,一位赵姓老叟前来揭了榜文。此人正是那赵当儿的老父。
  赵老儿向汤应求禀道:不肖子赵当儿自幼不服管教,整日游手好闲,尤爱拈花惹草,胡诌乱侃。他让汤应求不要听信赵当儿的话,同时恳请汤知县饶了他的随坐之罪。汤应求急令再传赵当儿。尚未动刑,那赵当儿就吓得如筛糠一般,抖抖索索地将实情道来。原来,赵当儿见涂家媳妇杨三姑生得眉清目秀,颇有些姿色,便动了贼心,多次到涂家闲逛,见机就对三姑做些非礼的举动。涂家小姑见后,调唆老母和哥哥殴打三姑,又叫家人将赵当儿一顿痛打。赵当儿因此怀恨在心。那日,杨彪受杨同范所托,寻找三姑,恰巧遇上赵当儿。赵当儿因要报那痛殴之仇,便对杨彪信口胡诌了一番。哪里知道一时的胡说八道,竟惹上了官司。
  汤应求听了赵当儿的口供,后怕不已。又恨赵当儿这泼皮信口雌黄,险些误了自己的大事,立刻发签将赵当儿重责四十大板。
  衙役领命将赵当儿拖到堂下,直打得他哭爹喊娘,一阵乱嚎。汤应求听着这一声声的嘶喊,心烦不已,越发对杨家不满起来。即刻差人到杨家垸查访,看究竟是何人在兴风作浪,煽动闹事。为保升迁之事妥帖无碍,他要对聚众闹事之徒严惩不贷。
  不多时,差役回衙门禀报:煽动闹事之人乃是杨家族长杨同范,诉状便是他的杰作。
  “杨同范。”汤应求对此人早有耳闻,这是个在当地名声不小的生员。按大清律例,若要治他的罪,需得先除去其生员的身份。汤应求立即给黄州知府修书一封,称麻城生员杨同范无中生有,诬陷他人。请求取消杨同范生员身份,依法治罪。
  不几日,批文发到了汤应求的手中。汤应求着衙役唤来杨同范,当场宣读黄州府取消其生员资格的批文,并当场剥去了标志生员身份的衣帽。杨同范不服,当堂与汤应求理论起来。汤应求不仅不听,还令衙役打了他五十大板。
  杨同范被衙役拖出衙门后,县学秀才将他抬走。众秀才深知杨同范当日拟状文实为族人所逼,对杨同范十分同情;杨姓族人对汤知县的做法很是气愤,目下案子尚未审清,便随意处罚族长,这岂不是在压制杨家,偏袒涂家?杨同范一向自负,何曾受过如此大辱?对汤应求更是怨恨非常。
  
  时值六月,洪水暴涨。这天,杨彪又急切地来找杨同范,说河边的沙滩上,有一具被洪水冲来的无名尸体。从尸体的轮廓看,似是三姑。杨同范心中暗喜,立即率杨五荣及地保前去察看。
  来到河边,杨同范俯身察看无名尸首片刻,即起身对围观的众人道:“此乃三姑无疑!”
  杨五荣闻言,犹如晴空霹雳,抱头大哭起来。杨彪也红了眼眶,忍不住陪着杨五荣流了几滴眼泪。杨同范对地保道:“烦你速请仵作来验!”地保点头称是,急往县衙而去。
  汤应求听了地保的禀报,马上率刑书、仵作等人赶往河边。从县城到验尸地有将近二十里的路程,汤应求一行走到半路,突然狂风四起,紧接着一阵电闪雷鸣,瓢泼似的大雨随即倾盆而下。眼见着一群人成了落汤鸡,汤应求只好急令返城。
  几天后,云开雨收。汤应求率李献宗等人赶到了杨家垸。经过几日的雨水浸泡,加之野狗的光顾,使得本已腐败的尸体更加面目全非,难以辨认。杨同范率领族人一齐向汤应求长跪不起,直诉三姑如何命苦,坚称此尸便是三姑。李献宗让仵作先行勘验,问其是男尸还是女尸,仵作吞吞吐吐,言“男尸”。
  杨同范闻言,飞身扑到尸体旁放声大哭道:“三妹啊,为兄无能,让你曝尸滩头,还要受此侮辱!”杨姓族人“哇”的一声就哭开了,几个胆大的开始叫骂起来。河滩上顿时热闹得像摆开了水陆道场。
  杨同范哭了几声,忽地抬头怒斥李献宗道:“那捕鱼人李荣是你堂弟,他为涂家做证人,你必定护着涂家!”
  李献宗未料到杨同范会来这么一手,立时拱手对惊疑的汤应求道:“大人切莫上杨同范的当,仵作已经验明是男尸。杨同范如此哭闹,不过是想借尸还魂,继续诬陷涂家!”
  杨同范一计不成,又朝众人使了个眼色,河滩上数百族人随即一涌上前,将汤应求和李献宗等团团围在中间,大骂道:“知县受贿,刑书行私,仵作作假。”汤应求何曾见过这等阵仗?顿时乱了方寸,一干人费尽周折,才狼狈冲破人墙,灰溜溜窜回县衙。
  汤应求走后,杨同范让族人四处播散舆情,称汤、李贪赃行私,包庇涂家。自己则召集县学众秀才,借众秀才之力向上反映麻城杨涂一案。一时间,麻城各地皆知杨涂互讼之事,汤应求声名扫地,过街走巷皆掩面而过。
  湖广总督迈柱风闻此事,决意平息巷议,着广济县试用知县高仁杰前往麻城,限期查清此案始末。
  高仁杰是迈柱巡试江南时的门生,办事果敢,且对迈柱十分忠心。此次麻城之行,高仁杰明白此乃总督大人提携之意。他也想借此案为自己造造声势,以求谋得一个实缺。
  到得麻城以后,高仁杰便开始四处寻访,发现舆情中多是对汤应求办事不公的诘责,于是心内活络开来:何不顺势扳倒汤应求,自己取而代之?
  心意一决,高仁杰便带了众衙役和两名仵作杀气腾腾向河滩而来。杨同范率众在河边迎候,见这官员带了仵作来,越发地涕泪俱下,扑通一下跪倒在高仁杰脚下,控诉汤、李二人颠倒是非,令逝者不能安心入土。高仁杰见杨同范满身是伤,也暗骂汤应求下手太狠。为笼络杨氏族人,他弯腰双手扶起杨同范,做出一副悲悯的样子道,“同范兄不必如此,本官即刻就命仵作重新验尸。所谓清者自清,本官自有道理。”
  说罢,挥手示意仵作上前,那仵作验了半日,回说“似男尸”。气得高仁杰喝道:“你可看仔细了,究竟是男是女,身上可有伤痕?”那仵作正在犹豫,另一薛姓仵作颇会察言观色,上前大声答道:“此为女尸无疑,年龄约莫二十左右,肋骨处有遭钝器所伤留下的痕迹。”
  答男尸者见如此说,也跟着附和起来。高仁杰颜色稍缓,着人按薛某所报填写勘验文书。又令地保将尸体装殓起来,选一妥帖处下葬,这才打道回府。
  迈柱收到高仁杰弹劾汤应求的呈报及验尸结果,拍案怒斥汤应求为官贪渎,随即行文知会湖北巡抚吴应芬,言汤应求受贿,李宗献行私,仵作弄假,涂如松杀妻等事均已坐实,拟罢免汤应求知县一职。
  吴应芬与黄州知府蒋嘉年往来密切,因常听他称赞汤应求,所以对迈柱所言不太相信。但迈柱在信中言之凿凿,吴应芬即便有回护之意,也是无可奈何。不出月余,汤应求被去职,与李宗献、涂如松一起被羁押候审。李荣罪轻,被打了五十大板。麻城知县一职由高仁杰代理。
  
  三
  
  这天黄昏,杨彪又急匆匆地来找杨同范。杨同范问他可有什么要紧事,杨彪只答“你去了便明白”,扯了杨同范就往杨五荣家里拉。
  两人一进门,杨五荣就“哐当”一声将大门关上,轻声对着房里喊道:“你出来罢!”不多时,从里屋磨磨蹭蹭走出一个人来。杨同范抬眼一瞧,这人正是将麻城县搅得地动山摇的杨三姑!
  杨三姑脸色苍白,双眼红肿,衣裙破烂。她一见杨同范,便直挺挺地跪了下去,泪水簌簌地落了满脸。
  杨同范惊呆了。这正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杨同范略定了定神,慢慢坐了下来,对跪在面前的杨三姑道:“你先说说,这一年多都到哪里去了,害得我们——唉!”杨三姑越发哽咽,一边哭,一边将自己的遭遇道了出来——
  那日,她被杨五荣劝出家门,边走边想回去如何向丈夫和婆婆交代,越想越觉得心酸。她嫁到涂家时日不长,却是受尽了委屈。每每回娘家哭诉,谁知娘家人不但不理会,反而硬逼她回去挨骂遭罪。如此一想,杨三姑益发觉得没了意思,就想到一死了之。一个人沿着河滩往下游走了十数里地,在一河水较深处投了水。等她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户人家的床上。
  

[1]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