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麻城奇案

作者:曾 锋




  三姑哭道:“我是前世造了孽,今生尽受人欺侮!”说着,从桌上拿起一把剪刀,直要往脖子上刺。杨同范一手将剪刀夺过,狠狠道:“就是因为你,不但让我丢了功名,还让娘子受辱。你不从我也可,我立即送你到衙门,让你弟和杨彪去坐牢!”
  三姑一下子就被吓住了,此事确实因她而起,惹得一干人不得安宁。事到如今,也只有认命,万不可再害了亲弟弟五荣,她现在就只有他这一个亲人了!
  杨同范见三姑似有回转之意,复将她抱起,三姑也不再反抗,任由他摆布去了。有了一回,就不愁没第二回。范氏发现二人之事后,十分生气,想赶走三姑。杨同范先发制人,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由,责怪范氏没有为杨家生得一男半女。此乃范氏一直的心病,当下气得说不出话来。低下头来细想,自己曾被李荣那厮侮辱,也已是残花败柳。于是对杨同范和三姑之事也就忍了,不再多言。从此后,杨同范让三姑和娘子以姐妹相称,吃喝穿戴一样供给。范氏本是心善之人,时日一长,便也与三姑相处得如同亲生姐妹一般。在疼极之时,竟失口叫出了“三姑救我”。
  
  李荣娘从杨家出来,就直往县衙而去,将三姑还在杨家的事向陈鼎说了,并呈上杨同范给她的十两银子为证。陈鼎听后大惊,亲率捕快扑了过来。这时,衙内仵作薛某按高仁杰调走时对他的交代,立即差人给杨家送了暗信。
  杨同范接到消息,唤来三姑,对其耳语数句,三姑甩手道:“你糟蹋了我,还要我……”说着又要扇杨同范耳光。却被杨同范捉住,恶狠狠道:“你可想明白了,如今你、我、五荣,还有杨彪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你若不听我的话,我等只好一起翻船!”三姑无奈,只得以泪洗面。
  捕快很快就进了杨家,将杨家内外搜了一通,仍一无所获。陈鼎走进门来,对杨同范道:“杨同范,不要再欺瞒本官,快将三姑交出来!”
  “禀老爷,同范并不敢窝藏犯人。适才差役们也查了,并未见到三姑踪影。”
  “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喽?”
  “同范不敢!”
  “好!”陈鼎领着捕快走进上厢房,指着墙上的画道:“给我摘下来!”原来,陈鼎发觉那幅美人图与两旁的字画有明显区别,两旁的字画上都蒙着厚厚的灰尘,而美人图却光洁鲜亮,显然常被翻动。
  美人图被摘下后,墙上露出一块三尺宽的木门来。陈鼎令衙役将木门启下,不一会,一位美貌女子被从夹墙里擒了出来,堂内的衙役无不惊呼失声。前来探察动静的杨五荣和杨彪立即抽身而去。
  “杨同范,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将三姑藏在这里!来呀,将杨同范拿下!”
  “慢——”杨同范一下子跪在陈鼎面前道:“草民该死,不该窝藏暗娼。这女子名唤青儿,原是妓家女子。杨某因喜她乖巧可人,从黄安县将她带来。草民愿领窝娼之罪!”杨同范终于使出了高仁杰教给他的避重就轻之计。
  陈鼎当然不信,又问三姑。三姑泪眼婆娑,只得点头称是。陈鼎让捕快找来几位村民,让其辨认。有了杨彪和杨五荣的交代,村民都言不认得此女。陈鼎无奈,只好以窝娼罪将杨同范和三姑带回衙门受审。
  捕快走后,杨彪和五荣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涂家墩。涂家人早已畏惧杨家。他二人一番活动,使得涂家诸人也不敢惹火上身。在陈鼎前来找人辨认三姑时,涂姓人等也皆言不认识那女子是谁。
  
  六
  
  陈鼎乃海宁举人出身,以善决狱讼而闻名。此番调任麻城知县,全因湖北巡抚吴应芬的力荐。吴应芬与湖广总督迈柱素来不和。那迈柱以总督身份事事掣肘于他;且迈柱身为满族贵胄,处处盛气凌人,常将吴应芬的政绩据为己有,却将过错推到他的头上,令吴应芬苦不堪言。
  杨涂一案在审讯中疑点重重,吴应芬觉得正好以此作为打击迈柱的契机,于是举荐陈鼎为麻城知县,想让陈鼎把杨涂案查个水落石出,让迈柱出丑受责。
  陈鼎将杨同范和三姑带回县衙后,一连审了三天,却是毫无所得。他又仔细翻阅了卷宗,心生一计。隔天再次升堂,陈鼎一改前言,称杨同范确系窝娼,暂拘县衙候审,杨三姑无罪开释。杨三姑急忙叩头谢恩,走出了大堂。
  杨三姑从县衙出来,径直往城外走去。来到一处桃林小道,她停了下来,娘家和婆家都回不得了,这可如何是好?正犹豫间,迎面走来一人,对着她嬉笑道:“三姑,总算盼你出来了,我赵当儿可一直没有忘了你啊。”
  杨三姑定睛一看,正是赵当儿这泼皮!
  “赵当儿,你还嫌害我不够吗?我在涂家遭毒打,就因你调戏于我。杨涂两家打官司,也是因你作伪证,你还不给我滚开!”
  “对、对,当初都是我赵当儿的错!”赵当儿走到三姑面前,“可如今你无家可归,我赵当儿仍对你一往情深,你还是可以跟我呀!”
  “呸,你休想!”三姑一口啐到他脸上,转身就走。赵当儿哪里肯依,二人就在路当中扭打起来。正不可开交,陈鼎率众衙役从林中钻出,冷笑道:“杨三姑,你与赵当儿的话,我等已听得明明白白。不要再装了,老实将来龙去脉跟本县交代清楚罢!”
  杨三姑惊骇失声,只得跟随陈鼎重回衙门,如实招了。杨同范见大势已去,也从实招供了。
  陈鼎大功告成,立刻具结上报。蒋嘉年随即带上陈鼎和卷宗,上省衙谒见巡抚吴应芬。吴应芬兴奋不已,拿了卷宗就往迈柱府上赶去。
  谁知迈柱不仅不愧,反而气愤地将案卷扔到了地上,大声斥道:“吴大人,这种小儿游戏般的办案,你也相信?实在愚不可及!是不是有人想借此案大做文章,好踩着本督的肩膀往上爬?”
  这样重的话,吴应芬还是第一次从迈柱口中听到,便也针锋相对道:“总督大人,本抚以为此案现已真相大白,杨同范、杨五荣等诬告涂如松杀妻,高仁杰滥用酷刑,打死李荣,陷害汤应求,情形令人发指,罪不容恕!”
  迈柱见来硬的不行,于是缓了语气道:“吴大人,圣上对刑部报上的麻城案卷宗已经勾决,文书也已送达我处。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罢,何必再生事端呢?”
  吴应芬不以为然道:“此案关系重大,下官想和大人一起面奏圣上,请求缓决重审,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迈柱心里骂道:好你个吴应芬,还真是软硬不吃啊!本督若驳了你,让你一人去面圣,不知你要在皇上面前说我多少坏话。也罢,老夫就与你一同进京,看你能把老夫怎样!
  于是,督抚二人同时面奏雍正皇帝。此时,雍正正患病在身,心绪不佳。见二人各执一词,兀自吵闹不休,更加心烦。不待吴应芬奏完,雍正便摆手道:“好了,麻城一案,朕既勾决,就暂缓行刑。”
  吴应芬刚要接口,雍正继续道:“总督和巡抚,都是我大清栋梁。督抚不和,岂不大厦将倾!朕以为,你二人就不要再管此事了,都来京城歇着。”接着,传令户部尚书史贻直巡行湖广,会集湖北、湖南两省官吏共审麻城一案。
  数月以后,案件审讫,其结果与陈鼎所审一致。
  杨同范、杨五荣因诬人反坐,被判斩刑;杨三姑、杨彪、薛某等为从犯,入狱监押陪斩;涂如松无罪释放;汤应求、李献宗官复原职;陈鼎、蒋嘉年等论功行赏;迈柱和吴应芬在京另行任用。高仁杰得知消息后,畏罪潜逃,从此下落不明。
  至此,这场由一民女失踪引起,却牵涉麻城三任知县及黄州知府、湖北巡抚、湖广总督等诸多高官的奇案,终于尘埃落定。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