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麻城奇案

作者:曾 锋




  狱卒们顿时欢呼雀跃,高仁杰闻讯赶来,一看坟里的骷髅上沾着不少的白头发,分明是一位老妇人。众目睽睽之下,他岂敢造假?狠狠地抽了狱卒几耳光,拂袖而去。此番被挖坟墓有一百余座,墓主家人是敢怒不敢言。
  涂如松的老母、李献宗的妻子都来看取证。她们看到自己的亲人身遭酷刑,都心如刀绞,泣不成声。便想与其这样让亲人受尽折磨,弄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不如将物证凑齐,让此案早些了结,求个好死。涂如松的老母回家后,用剪子将自己的长发剪断,理去上面的根根白发;李献宗的妻子找来一条裙子,用剪刀刺伤自己的手臂,将衣裙染红。又亲手砸开已夭折的小儿子的棺木,用刀掏出了儿子的小趾骨。
  一切准备妥当,二人便将这些物件用一块旧布包了,趁天黑将它们埋在河滩边上。第二天一早,就上衙门找差役跟着她们去挖。
  证词证物都已齐备,高仁杰大喜,让刑书检齐案卷,一并报送黄州府转臬司。
  
  黄州知府蒋嘉年因与汤应求素来友好,心想,汤应求一介书生,除了办事不够干练果敢之外,似这等贪赃枉法之事是绝不敢干的。他担心受了高仁杰的蒙蔽,今后若此案一翻,自己也要随坐,吃罪不起。就差人到麻城详细了解此案。
  其时,杨涂案在麻城已传得沸沸扬扬。特别是挖坟取证和涂母李妻凑证物一事,已是路人皆知。蒋嘉年听了差役的禀报后,大惊失色,立即将要送往臬司的卷宗压在府衙。亲自前往麻城,调集黄州府所辖各县仵作,到麻城重新验尸。
  蒋嘉年到得麻城,令各县仵作依次到场勘验,验完以书面呈报。结果,各县仵作上报的勘验文书上,均写明尸体为男性。
  蒋嘉年将各县仵作的文书交给高仁杰,问他还有何说法。高仁杰大大方方地给蒋嘉年行了礼,语气坚定地回道:“启禀大人,下官一向秉公办事。前番河边验尸,下官验是女尸,确属实情。此次各县仵作验为男尸,下官也认为此言非假。”
  蒋嘉年冷冷一笑:“此话怎讲?”
  “大人,下官验尸至今已隔数月。如今麻城巷议正炽,言大人对下官审理多有怀疑。所以,若有奸佞小人移花接木,将尸体换了,也不足为奇!”
  “你——”蒋嘉年原想在铁证面前高仁杰定会低头认错,不料他却如此巧言善辩,不仅找了借口搪塞,话语间还影射自己多事。蒋嘉年呷了一口茶,想道:高仁杰如此张狂,无非是其背后有总督大人撑腰。若自己一味刨根问底,惹恼了高仁杰,说不定也会落得像汤应求一般的下场。于是叹道:“好罢!此案再作审核,本府还有公务在身,这就告辞!”
  蒋嘉年走后不久,麻城接连下了几天大雨,蒋知府让各县仵作复验的尸体被大水冲走。高仁杰和杨同范最后的担心完全消除,都长长地吁了口气。
  这天,杨同范托人在一家客栈约见了高仁杰,给他送来一张一千两的银票。高仁杰觉得案子几经周折,终于办得滴水不漏,受之无愧,于是笑纳之。他提醒杨同范道:“杨涂一案之真实情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杨同范笑道:“高老爷何等睿智,在下感恩不尽!”
  高仁杰脸色严峻道:“高某即将调往外地,若三姑在你家还未离去,此案很可能再起风波!”
  杨同范大惊,急忙跪下,道:“实话禀报大人,在下实在不愿三姑离去。烦请大人为在下拿个主意!”
  高仁杰冷笑一会,招手让杨同范附耳过去,如此这般教导一番。杨同范听毕,赧颜道:“这让我如何说得出口?”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拉不下脸的?”高仁杰说完,匆匆离去。
  不久,高仁杰真的升迁外地。新任知县陈鼎是个办事谨慎的人,到任后,听闻杨涂案大有冤情,但苦于没有证据,只好将它压着。这一放就是几个月。
  
  五
  
  再说李荣娘自儿子在狱中被打死,一心想为儿子报仇。因儿子生前曾言“三姑还活着,就在杨同范家”,于是装做一个无依无靠的老婆子,常去杨家垸帮一些大户做些杂事,没活时就在村子里闲逛。与街头的老太太们闲聊时,方得知儿子确实强奸过杨同范的妻子。李荣娘十分气愤,这孩子怎的这样作恶,到死还不向娘说实话!
  又过了一些时日,村里传出个奇闻:杨同范和妻子相处十余年无子无女,如今这范氏居然坐了胎!
  李荣娘心想,我的天,这该不是老天为李家留下的一条根吧!于是干脆在杨家垸找了户人家住了下来。她不时地向杨家垸的人透露,自己做过稳婆,帮很多人家接生过孩子。
  这天,李荣娘刚打开门,杨同范家的仆人急忙来到她的跟前,紧张地说:“太婆,听说你会接生,快来帮忙,我家奶奶就要生了!”李荣娘等的就是这一天!于是踮着小脚和杨家仆人一同进了杨家。
  范氏此刻正在房里呻吟。李荣娘走过去一看,呀!不好,是难产。她急忙扶住范氏,紧紧握住她的手,一边鼓励她用劲,一边安慰她不要怕。好一会,婴儿的头终于出来了。可由于婴儿的身子较大,到了颈部,又被卡住了。
  李荣娘急了,吩咐仆人道:“快去多喊几个人来,要众人合力将娘子扶起来,掐紧她的腰,孩子才能生得下来!”
  范氏疼痛难忍,呻吟声越来越大,一时疼极了,竟然大声喊道:“三姑,快来救我!”不多时,只见一女子神色紧张地从门外赶进来,抓住了范氏在空中乱舞的手。终于,“哇”地一声,孩子生了下来……
  李荣娘急切地抱起婴儿,一面用热水将孩子擦拭干净,一面仔细数着孩子小手上的指头。这孩子的右手上果真与李荣一样,生了六个指头!老天爷呀,李家有后了!李荣娘激动万分,却不敢喊出声来,只拿眼直勾勾地看着那孩子。这时,从门外进来的那名女子不满地从她手中接过孩子,她这才回过神来打量那女子。
  “三姑,不错,是三姑!”李荣娘记起杨家娘子刚才这样喊过那女子,见三姑要抢她孙儿,李荣娘气愤地喊道:“杨三姑,你果然没有死!”
  杨同范从邻村请接生婆回到家中,听到妻子房里有人大喊三姑,急忙跑了过来。他见一个老妇人正拉着三姑不可开交,立刻制止道:“喊什么?三姑在哪?”
  李荣娘看着杨同范,指着三姑道:“她难道不是杨三姑?”
  “胡说八道,你再仔细看,她是三姑吗?你想害死我呀?”
  李荣娘展眼将那女子细看一番:皮肤白嫩,衣着高贵,颇似一位贵夫人。与她原先在涂家墩看到的那个三姑只有五分相像。忍不住反问杨同范道:“那她是谁?”
  “我乃杨家娘子的妹妹。”杨三姑认出老妇人是九口塘的接生婆,她在涂家墩时,还和她说过几回话。
  李荣娘正犯狐疑,听了她的话,反而更加认定此女就是三姑。当下也不强辩,赔了笑脸道:“你看,我人老了,眼睛也花了,真是对不住!”
  杨同范转身拿出十两银子给李荣娘,说是感激她来接生,救了妻子一命。李荣娘装作很高兴的样子,接过银子,急步走出了杨家。
  原来,杨同范一直没让三姑离去。让她住在堂屋和上厢房之间的一道夹墙里,这夹墙有半丈来宽,两丈余长,足够容下几个人藏身。平时,他就让三姑在厢房里做些女工,如果有外人来家,就让三姑到夹墙里面躲藏。如此八九个月下来,一直平安无事。
  这三姑原本生得周正,在杨同范家住下后,因心情愉快,饮食规律,慢慢地恢复了神采。再穿上范氏的衣服打扮起来,竟像换了个人似的,出落得楚楚动人。
  三姑对杨同范夫妇感激涕零,她天天给杨同范端茶送水,照顾周全。杨同范本是个风流人物,哪有见了美女不动心的!一日,杨同范趁着三姑为她铺床,一下子就将她搂在了怀里。三姑惊慌失措地挣扎开去,狠狠地往杨同范脸上掴了一掌,怒道:“你如何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杨同范没有生气,反而笑道:“我两家早出五服之外,我喜欢你,这有错么?”三姑闻言,嘤嘤哭了起来。杨同范上前将她扶到椅子里坐下,手抚其背道:“你现已无处可去,只管在我家好生住着,有我杨同范一口吃的,就绝不会亏待了你!”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