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致命游戏(上)

作者:辛保平




  “是液化石油气。”陈玉儿纠正道。
  “对。是液化石油气。”高国宝说,“根据那天现场爆炸的威力,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去点燃那液化石油气,都难免将自己炸得粉身碎骨。”
  “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吴又可皱着眉头说。
  “他们可以从高空扔烟头。”陈玉儿说,“从旁边的楼上把烟头扔下来,就可以将泄漏出来的液化石油气点燃了。”
  “从楼上往下扔烟头,矮了,把自己炸着了;高了,烟头那么轻的东西,根本扔不准。再说,当时陈成的别克还压在上面呢。”
  “从远处用枪击引燃也是一种办法。”吴又可说,但马上又自言自语道,“那可得用一支大枪,得有足够射程,而且要有适当角度。在东安,要搞到这样一支枪可不容易。”他当然知道东安警方对枪支管理的严密程度。
  “也许罪犯是外来的?”陈玉儿猜测道。
  “这也有可能。”吴又可点点头,“看来我们有必要到现场去看一看。如果是枪击引燃的话,枪击的痕迹是不容易消失的。如果是打在井盖上……”吴又可忽然一惊,“上午咱们到现场,你们谁看见那个窨井的井盖了?”
  高国宝和陈玉儿都摇头。
  “一定要把这个井盖找出来,罪犯要把井盖撬开来,就要使用工具,说不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我给你看个东西。你跟我来。”高国宝突然想起什么了,转身向自己的办公桌走去。他打开电脑,扭过脸来,仰着脖子对吴又可说:“那天我闲着没事在网上溜达,偶然来到一个叫‘猫嘘’的网站,发现上面形形色色的讨论组中,竟然有一个杀人讨论组。”他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在一个网页上输入用户名、密码。过了一会儿,屏幕一闪,网页打开了。“就是这个。我只是个初级用户,所以只能到这个界面,再高级的密室讨论,我就进不去了。”
  吴又可俯下身子,看见在“爱吃胡萝卜的狐狸”的网名下,有一个用户级别的标志:帮闲。
  “你才混了个帮闲?”
  “是。我因为刚加入,所以只能当个帮闲。”
  “帮闲往上,还有些什么级别?”
  “不知道。
  “嗬,还挺复杂!你想让我们看什么?”
  “就是这个东西。咿,怎么没有了?奇怪!”高国宝开始时使劲地拉动着网页,稍后猛想起,“别急。这个网页我有存档。我因为觉得这个东西很有意思,所以就将它拷贝下来了。”
  吴又可示意高国宝起身。他在高国宝的座位上坐下来,将那份文档仔细阅读了一遍。完了,非常严肃地问高国宝:“这份文件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我是偶然看见的,觉得挺有意思,就保存下来了。今天说到这次爆炸的点火方式,我觉得这个也许是个思路,就想着给你看看。”
  “咱们到现场去。现在就走!”吴又可说着站起来,推开高国宝,大步流星往外走。陈玉儿莫名其妙地跟在后面。
  
  第二章
  巧计算借光点火 寻蛛丝看破玄机
  
  1
  他们赶到阜石路大城海鲜城时,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了。时值夏秋之交,太阳虽然已经没有了力气,但仍红艳艳地挂在天边,光线非常好。
  吴又可将猎豹吉普在马路上停下来,跳下车来,抻着脖子往高空看。他先站在北边的马路边,由北往南看完,又快步走到马路的对面,从南往北看。过了一会儿,他回到高国宝和陈玉儿身边,没头没脑地说:“看起来就是这么回事了。”
  “是吧。”高国宝答了一句。
  “但是那里还少点儿东西。”吴又可往西边某个位置指了一下。
  “也许被人搬走了。”
  “查一下,那个点,肯定会有目击证人。”
  “好,我马上去查。”
  两个人打哑谜似的说了几句,高国宝匆匆跑开去。吴又可不停地走来看去,一会儿看看天,一会儿看看地,手上不停地比划着几何图形。一会儿,他停下来,又跑到路边招商银行,向门口正在值勤的两个保安打听着什么。陈玉儿真想拽住吴又可问一问,可是又知道这个时候不该打扰他。
  一会儿高国宝跑回来,吁吁喘着气。
  “怎么样?”吴又可迫不及待地问。
  高国宝使劲点了点头。
  “那边那个糖果店老板说,发生爆炸的那天下午,确实看见有一辆刷着白色交通局标志的小卡车停在门口,车里下来两个人,将一架交通弯道镜架在路边上。当时他还奇怪,这个地方又没有弯道,为什么要放弯道镜。但他不知道这面镜子是什么时候被搬走的。”
  “哦。是这样。那两个人什么样?”
  “糖果店老板说他当时没有特别注意。是两个男人,一个挺高的,大概一米八几,留着长发,另一个比他要矮一些,两个人都戴着眼镜,穿着白色中间带黄色荧光反光条的工作服。糖果店老板能提供的就这些。因为当时他站在店里,隔着柜台看得不是很清楚。”
  “这条街是条主要街道,一定还会有别的目击证人的,抽时间再好好找找。打电话叫技术科的同志过来给疑犯画像,让糖果店老板配合。”
  “好。”
  “你来看。”等高国宝给局里打完电话,吴又可带着他走到马路的南边。他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说:“现在是6:32分,那天发生爆炸的时间是在6:35分左右,你看那面钟。”
  顺着吴又可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高国宝才发现银行的塔楼拱顶上嵌着一面石英报时钟,指针正指向6:35。仔细看,就会发现这钟已停摆,大概是被那天发生的爆炸震坏了。
  “你等等再看。”说着,吴又可掐着腕上的表等着。不明就里的的陈玉儿急得直搓手。
  “现在是6:33分24秒,你们看。”
  顺着吴又可手指的方向,高国宝和陈玉儿同时看过去。陈玉儿一脸莫名其妙,高国宝却叫了起来:“对对,就是这样。”
  “果然如此!”吴又可兴奋得拍了一下巴掌,才发现旁边不知所措的陈玉儿,指点道:“你看那道阳光,从偏西南的位置斜射过来,照在马路北边财富中心第28层的那面窗户上,再经那面窗户反射,落到马路南边汇丰银行17层的那面玻璃窗户上,又反射到马路北边天时利马拍卖行第6层的那面玻璃窗户上,再经反射,落在这个位置。”他紧着往前走了十多米,用脚尖在马路南边人行道的某个位置使劲划拉了几下。
  “当时那面弯道镜就应该放在这个位置。”他举起手来比了比高度,“太阳光束再经弯道镜的折射,就正好落在那个管道窨井的位置。弯道镜具有聚光的作用,将光的热量聚合起来,集中于一点,就是一个点火器,由于液化石油气预先已经在管道窨井淤积,于是发生了爆炸。这样一来,足以保证爆炸引发者的人身安全。
  陈玉儿喃喃地道:“可是为什么昨天的爆炸是6:35分左右,今天这个光线过来却是6:33分多呢,时间对不上呀?”
  “现在是八月底,阳光一天比一天往西南偏移,日光一天比一天短,差个一两分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吴又可对高国宝说:“小高,走,咱们到这几个单位去问一问,那些窗户都是谁打开的,或许是个线索。”
  他们首先向位于路北的财富中心走去。吴又可边走边问高国宝:“小高,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上面来的?”
  高国宝说:“下午我和玉儿到大城海鲜城找线索,他们门口负责迎宾的一个女孩子告诉我,那天发生爆炸前,她的一个当时负责在门口迎宾的同事,曾看见一道白光从西南方向穿过来,白光一闪之后,爆炸就发生了。后来在回局里的路上,我就想起了我在网上看见的那篇帖子,只不过我觉得这个事情太玄乎了,所以一开始没敢跟你说。”
  吴又可笑了笑,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如果真是这样,那咱们这回遇到的,可就真是高智商犯罪了。你想,要将这一系列的阳光折射的路径计算清楚,每扇窗户打开的角度还要恰到好处,不但要是个数学天才,而且必须懂天文、晓地理,通晓天时变化,而且这个人必须要很细心。这样的对手,太可怕了!”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