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喋血佛堂
作者:海 岭 增 科
12月26日,天津地方法院宣布判处施剑翘有期徒刑10年。
宣判后,施剑翘认为判罚过重,随即向河北省高等法院提起上诉。此间,社会各界人士也都在密切关注此案。法院判决出来后,不少人强烈抗议,认为施剑翘作为一个弱女子为父报仇,情有可原,不应判如此重刑。在强大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河北省高等法院于1936年2月6日再次开庭审判。
双方辩论的焦点仍然在“是不是有自首的情节,是不是在为民众所认可的情理之中”。孙传芳虽然是下野军阀,但为其跑腿说情的人还真不少,他们强烈要求依法严惩凶手。河北省高等法院感到左右为难。
最终,法院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作出二审判决:“撤消原判决,处以有期徒刑七年。”对此判决,庭长当庭对施剑翘进行了解释:“你的父亲施从滨不是死于法,你杀死孙传芳为父报仇,于情理可以原谅,所以减到最低刑期。但原判认定你是自首,是不妥当的。因为警察没有到居士林之前已经知道案件发生,两名警察进入佛堂后就知道你在电话室。这一切,都是在你向警察局自首之前发生的事情。你虽然有自首的想法,但事实不是很明确,因此,一审判决是不对的。”
河北省高等法院的这一判决,显然是把砝码放在了社会舆论和民众的这一边。施剑翘的自首情节虽没被认定,但刑期减了三年,而且法官也进行了入情入理的解释,这对她来说可算是个安慰。
可是,施剑翘是个倔性子,因自首情节被推翻,她感到不服,继续向最高法院上诉。与此同时,孙家对二审减刑更为不满,他们认为情法不能混为一体,情理不能代替法律,强烈要求法院依法重审,并另聘律师撰写诉状上诉。
1936年8月,最高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河北省高等法院的二审判决。至此,施剑翘刺杀孙传芳一案的司法审判宣告结束。
施剑翘被送入天津女子第三模范监狱服刑。其实模范监狱并不模范,施剑翘一进监狱的大门,就受到了监狱长的虐待。
监狱规定每星期犯人可以和家属会见一次,可以接受家属送饭两次,但施剑翘入狱后,亲人不让接见,送来的饭也不允许接受。她吃的窝头是粗玉米做的,菜汤里尽是虫子。由于消化不良,又得了感冒,她心里一急,不幸病倒了。看守所医生、主任和施剑翘一道写了三张呈文,请求享受病人待遇,但是都没有得到监狱长的批准。
气愤至极的施剑翘当即写了一封信请求会见律师,要求把她的呈文直接转交法院。
有一段时间,因为监狱里没有蔬菜吃,施剑翘身体状况更差了。大便不通,发烧,嘴上还起了水泡。没有办法,她只好把看守们扔掉的莴苣叶捡回来,用水冲干净,放一点盐腌了吃。
就在施剑翘在狱中苦苦煎熬时,情势正朝着有利于她的方向变化着。时任南京政府军委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将军,曾任国民政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的李烈钧将军,都对施剑翘案给予了极大关注。早在1912年1月,施剑翘的四叔施从云领导了滦州起义,后因起义失败而英勇就义。冯玉祥、李烈钧等人与施从云有着很深的情谊,因此,他们都想帮助施剑翘。
一天,施剑翘正在洗菜,忽然听到窗外的狱警叫了一声:“108号(监狱里不叫犯人的名字,施剑翘的编号为108),邓院长来看你了。”这时,监房门被打开了,一个法官出现在门外。他叫邓哲熙,是冯玉祥的部下,时任当地法院院长。
施剑翘心想,一定是律师把呈文递了上去。她好像一下子拨开乌云见到了青天,急忙给邓院长鞠了个躬,接着陈述了自己受到的虐待。
邓院长听完她的话后,安慰道:“你安心养病,我们会处理你反映的问题的。”
在冯玉祥、李烈钧等要人的干预下,南京国民政府于1936年10月14日对施剑翘下达了特赦令。
10月15日,对施剑翘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一大早,天津法院一科芮科长来到了监狱。他找到施剑翘,高兴地说:“恭喜你,你已经得到了特赦。”
施剑翘听到这句话后,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原想着只要监狱能解决自己反映的问题就不错了,不曾料会被特赦,不由得惊讶地问芮科长:“这是真的吗?”
芮科长说:“这是南京的命令。”
正在这时,警察又来通知她,家里有人来看她了。
来人是哥哥施中良和嫂子。原来,他们已经从报纸上看到了施剑翘被特赦的消息。大嫂由于长时间不能探望她,急得眼也斜了,嘴也歪了。她歪着嘴笑嘻嘻地对施剑翘说:“妹妹,终于云开雾散了呀!”施剑翘还未来得及答话,警察又叫她速去监狱长办公室。
施剑翘立即赶到了监狱长办公室,检查官当场宣读了特赦令。
让施剑翘感到气愤的是,那个曾经百般刁难她的监狱长,此时忽然像换了个人似的,对她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连说话的口气都变得恭恭敬敬。
施剑翘感到十分厌恶,暗骂了一句“狗脸变得真快”,懒得理他。
事实上,10月15日这天施剑翘并没有马上出狱。出于种种考虑,当局进行了周密安排。为了保证她的人身安全,在施剑翘还未出狱之前,国民政府当局就先放出了一个假消息,称她已经出狱,以转移势力强大的孙家和社会媒体的视线。
直到五天之后,施剑翘才秘密出狱。
这天下午二时许,三辆汽车悄然停在了天津第三监狱门前。
施剑翘走出监狱大门。外面的阳光是那样的灿烂迷人,她的心中充满了回归自由世界的欣喜。她紧紧地握着亲人的手,久久不愿分开。
危险仍然时刻存在。施剑翘被安排坐进了中间的一辆车,三辆车匆匆驶离了监狱。
两个小时后,施剑翘来到天津火车站,乘平榆四次特快列车赶赴北平。在天津火车站,当局还派了多名便衣警察暗中保护。进入车厢之后,这位饱受磨难、终成大事的奇女子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施剑翘获释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她立刻投入了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全国解放后,施剑翘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她于1979年去世,享年73岁。